今天听了金华师姐的分享,其中有一句话,家庭教育中,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能坚持,而是父母能不能坚持,温柔的坚持。孩子坚持不下去,我们要给他鼓励,我们要允许他的抗拒,允许他脾气不好,想毁约,急躁,他也是自己在对抗。孩子既便是闹,也要坚持,不管孩用什么方法。家长需要做很多很多练习,孩子也有很多很多练习,温柔的坚持,耐心的等待。
感赏儿子见我感冒不舒服,帮我按摩一。感赏儿子出去买东西,主动帮我提西瓜,认真上课会安排时间记笔记,喜欢物理课,喜欢老师?
下面是利花师姐的简书
其实,唠叨声出来后,首先治愈的是家长自身的焦躁。
“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对家长来说,这是没经过思考的下意识反应,对孩子来说,收到的多是“不信任”“质疑”和“指责”。
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提醒,是成人不相信孩子的表现,这是一种对孩子的贬低。
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
家长一定要培养出一种跟孩子相处的好习惯,给孩子自律自主的成长空间。
学会闭嘴
一反常态,放学后在孩子疯跑时,我没再大呼小叫,而是紧紧跟随身后。到了马路边,我没再说话,悄悄观察孩子的反应。
他一个急刹车站在了马路边,然后左看看右看看,小心而又迅速地过了马路。
瞧,孩子早就具备了这些能力,当提醒消失,他自身的警觉性就竖了起来。常常,是我们的不放手和不放心蒙蔽了双眼。
学会闭嘴,当唠叨声要出来时,咬住舌头。有觉察地去爱孩子,给孩子有意识的、清醒的爱,而不是下意识的、无觉知的爱。
自己的情绪自己消化
频繁的唠叨、提醒是家长自身过于焦虑的表现,心理学上有句话:谁的情绪谁负责。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保持一份觉知,善于反躬自问。负面情绪自己慢慢消化,而不是无意识地通过唠叨将它传播,影响到孩子。
学会放手
一棵树苗如果始终在低矮的屋子里,能长成参天大树吗?父母的教育往往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不要让你的不敢放手,局限了孩子的成长。
逐步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一定要减少自己的唠叨和不必要的管束,孩子才能在空间之内承担起自己,对自己负责。
给予信任
唠叨和提醒呈现的往往是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不信任源自倾听观察的不够。
放下家长的架子,认真聆听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能带给家长太多的惊喜了,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向上、向善的。
好的妈妈是这种:我随时都愿意承认我的教育有问题,承认我曾经对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我愿意承认我的错误,我还愿意改善。
看似不起眼的唠叨,实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如果我们不想孩子变得叛逆、麻木,希望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而非依赖他人。
那么,就请从这一刻开始,做一个愿意改善的家长吧。
感赏自己通过学习已经不是一个唠叨的妈妈,是个愿意改变,变得更好更优秀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