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天,今天在泳场门口碰到老哥,抓他带我去大池,本来今天就打算直奔大池而去的。我们家五个小孩,四个女孩都是旱鸭子,而哥从小是体育健将,足球、乒乓球、游泳都曾在体校受训。小时候哥没教我游泳,没想到大了老了,还有机会抓他补课。
第六次下大池,让哥录相,还遇到我单位公认的游泳高手P。于是两个人一起来帮我参谋点评。高手指出我的划手没有往下按,划的幅度也太小,所以没能借助冲力抬起上身换气,而是专门费力地抬头。的确,他讲得有道理,后来自己体会一下,有点感觉这个冲起来的力量了。
哥说蹬腿应该往后往上,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身体平浮在水面。他们两个讲的都挺有道理的。当然还得慢慢自己体会。
有录相就是好,自己看完录相后,感觉漂得不够,还是急了。浮得也不够,以后可能要还是要蹬两次腿换一次气才行?还有一点,就是先伸胳膊后蹬腿没到位,有时候一起来了,有点乱。
把录相发给了几个高手看,Q建议还是蹬一次,坚持住,否则习惯了再调就不好,要有个过程和积累,肌肉也要有个适应过程,太急真不行,正所谓量变到质变。
L点评说,动作已经很标准了,手脚配合、收手的时机、伸手的时机和蹬腿的时机应该都是正确的。唯一的不足就是收腿收小腿的时候,大腿跟水面的角度,太小了,就是太陡了,应该尽量把大腿放平,跟水面平行,这样才能减少阻力。这是因为水性还不好,所以蹬夹的滑行距离不够,就显得效率不高,不急,慢慢来就行了。
P点评说,按初学阶段的标准检验,技术动作整体已完成得很好,划手,呼、吸气,伸手,收、蹬腿,滑行(漂),已经连贯完成了。目前,要改进的是:1,手部划水效果不好,原因是手的手掌和前臂有拖水动作,改进措施,手掌和前臂要往下划水(划深点)。2,腿部蹬水效果不好,原因是蹬腿后夹腿的效果没出来,改进措施,两腿内侧肌要用力夹。
教练说,已经很好了,别太在意一些小细节,有些小细节可以在日后游的过程中变得更精细和精准,游多了游熟了自然而然地会体会漂、体会浮的感觉。为什么会乱?还是因为不够熟练掌握动作,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教练的话是最权威的,我不需要自己尽善尽美,十几天的时间这也是不可能的,抠得太细搞得自己心理负担过重,肌肉紧张反倒不利于培养水性。所以接下来打算好好地享受和体味这个美好的运动,不再精益求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