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熏熏明晚七点预售。”
“妈妈,熏熏今晚八点开卖。”
“妈妈,熏熏这套衣服好好看。”
…………熏熏是谁?熏熏是一个融合预售定金、参与设计、开卖抢购,长达三个月生产周期的布娃娃。饥饿营销的套路,女儿妥妥地觉得抢到便是赚到。
我的淘宝购物车经常被女儿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填满,小到烘焙预伴粉,大到懒人沙发。
然而,我和女儿之间发生最多不愉快的争吵也是她源源不断的网购欲,有时甚至是一触即发对她劈头盖脸的指责。
今天正要爆发时,想起《非暴力沟通》中的一句话: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无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无论我们事后是否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女儿网购,究竟挑战了我的哪些价值观,让我一度烦躁、情绪失控呢?
1, 实用才值得买。
2,节俭是美德。
3,入不敷出是坏习惯。
这是从小到大,我的父母灌输给我的价值观,然而,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10后,她认同的价值观是新奇、好玩、有趣、颜值、创意。
也许对于青春前期孩子,坦诚是最高级的套路。于是,我坦诚地向她说出了我对网购的看法,并达成了网购的边界:
1, 可以增强体验感的。
比如各种烘焙原料、工具,可以自己动手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并给家人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
2, 可以增进情感的。
比如闺蜜、家人的生日礼物,但最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而不是成品。
3,是自己努力所获得的。
比如超过50块的盲盒,需要用平时攒的零花钱购买。
当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来主导我们的成长。
在引导孩子网购上,你有哪些好的做法,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