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摘录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虽然名叫”无知山谷“,村民可是对自己的家园无所不知,一山一石,寸草寸木,都是上帝在创世时赐予他们的礼赠。但他们从不涉足山谷之外,他们在山谷的生活太幸福了,没有必要离开。
他们构筑了巨石之墙,墙内是他们幸福的家园,墙外嘛……谁在乎墙外呢?他们编纂了神圣的律法。不,并不是他们编纂的,而是从伟大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律法规定了墙内的幸福,也把探寻墙外的行为列为禁忌:因为墙内是幸福的,所以墙外是不幸的,任何违反律法前往墙外的人都会沾染这种不幸。违反律法的人会受到惩罚,山脚边的石墙下,白骨累累。
翻越石墙离开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人们偶尔谈论他们消失的伙伴,但触犯禁忌的都是罪人,谈论禁忌之人也是罪过。他们热爱幸福的生活,因此离开的人也就真的从他们的回忆中消失了。直到有一天,一个离开山谷的漫游者不辞辛劳再度翻越石墙,又回到了山谷。
”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他停住了。村中的长者指责他亵渎神圣的律法。村民举起沉重的石块,砸死了这个口出狂言的漫游者。他的尸首被丢下了山崖。这也只不过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小插曲,很快就被遗忘。
不知为何,无知山谷爆发了大干旱。水源枯竭,牲畜渴死了,粮食枯萎了,越来越多的人饿死了。活下来的人们开始把希望寄托在石墙的外面,但是长者们坚持着律法,这是祖先留下的瑰宝,村民必须遵守,没有人可以翻越石墙。
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在一个夜晚发起了叛乱。长者无力抗争,诅咒着孩子们的忘恩负义。但在最后一辆马车离开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也一并带走。
历经千辛万苦,投奔陌生世界的人们终于找到了从前漫游者立起的道标,旅途这才顺利些,他们一步一步被引向了新世界的绿色牧场。人们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的无知,为曾经犯下的错感到内疚。他们想要找回先驱者的骸骨,但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他拖走。人们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竖起了石碑,上面镌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Step2:理解
本书的主要内容一直在表述古雅典和罗马发生的众多去异求同的故事,从各个宗教讲到各个哲学家,这些少数拥有真理的人是如何如何惨。但是从始到终写这些,和标题《宽容》有什么关系?我想作者是为了让我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全篇特意用反面教材来讲述和引导读者,如果你不宽容,如果你只以自我的观点为中心将是多么可怕 的事情。轻则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重则毁灭生活、毁灭真理。就像开头我摘录的寓言故事一般,如果不是生活和自然逼到圈子内的人实在坚持不下去,他们还不能达到一种宽容的心态去接受他们以外的世界;他们还在愚昧地认为祖先留下来的所谓美好,孰不知一切都在悄悄的变迁发展。
Step3:应用
其实这本书讲的虽然是寓言+哲学史+人物传记,但是笔法非常独特!全篇内容和“宽容”貌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又反应了如果失去“宽容”的态度会带来多么大的灾害。所以这本书其实可以定义为情绪管理书籍,在看着诸多“反面事例“的同时,想象自己在生活中因为情绪激动而引起的不够宽容的态度给自己带来多少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因为不够宽容和耐心,对家人、朋友、爱人和同事们造成了多少的伤害。未来一定在做事之前要考虑再三,做到有容乃大、无欲则刚。遇事豁达开朗,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