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有一期是讲“战略与战术”的话题,罗胖举了一个例子,战略如同下围棋,目标不是拼到谁输谁赢,而是看谁存留的子多,意思就是大家实现共赢,强者多分点,弱者少分点。而战术就像下象棋,非要拼到将对方的将帅杀死,而为了保住将帅,不惜牺牲掉其他棋子。
大多数人喜欢象棋上的厮杀,比较过瘾,而对于围棋的排局布阵却知之甚少。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周围不乏少数这样的人,战术运用的得心应手,却忽略了整个战略的安排。
勤奋是一个人最淳朴的美德,故而人人追求之。然而,有些人却故意“表演勤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表演勤奋者”。如此,不过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罢了。
其实,之前听很多人讲过,他们为了不用动脑可以做任何重复而枯燥的工作。这样的人表面上看似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深度思考。
唯有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成为“高品质的勤奋者”。
那么,该如何深度思考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如果你认同上面的观点,才能继续往下看。不然,你带着怀疑的态度,很难改变自我长久以来形成的偏见。
其次,你必须承认,学习是你产生思考的唯一动力。
当然,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在校园里讲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能力,价值观。
以上三点是依次递进的,你必须弄清楚三者的区别,有些人总是把三者混淆,那么,你的学习也必是杂乱无章的。当然,三者的形成必须按顺序积累,不然就像小说里讲的一样走火入魔。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要实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他们是流动性的,而不是固定的。
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第一,要知道知识体系包括的内容:知识架构,知识内容,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二,在建立知识体系之前,必须要明确学习的背景。何谓学习的背景呢?很简单,就是:为什么要学习?将来如何应用?这个领域与你现有的其他知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三,等准备工作做完之后,通过掌握的知识来建立知识架构。那么,该如何架构呢?无非就是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找一个已有体系,而不是自己搭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做好文献搜索,请教专家,阅读经典书目而不是科普、趣味书籍。简单的几句话,或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注意,我们的目标不是自己去建构体系,毕竟几乎所有的体系到今天都有完成,我们的目标是去寻找最符合自己的那一个,然后稍作修改。
第四,建立架构之后,不是万事大吉了。反馈是必要的,要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架构,尽量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不断填充。如何填充呢?在平时阅读与交流时,要将有用的先记下来,然后抽时间定期整理分类,定期回顾,记入自己的知识架构。
通过以上,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
再次,在这里,我所说的能力不是技术,是技术以外的东西。这里的能力包括三类:认知能力即元认知;通用能力即思维能力、人际能力、运营能力;专业能力即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心理、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有人问,撩妹是不是一种能力呢?我觉得是。撩妹应该归类于通用能力当中的人际能力当中,撩妹高手可能还具备一定的心理能力,因此,撩妹能力如果学习得当,适当转化,可能成为营销高手,销售类的工作比较适合。
最后,是价值观。价值观这个东西太空,所谓空,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它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很无用,而是它捉摸不透,如果运用得当,实则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些说它没用的人,是因为他们很少去思考,或者说是深度的思考。我不想与谁抬杠,试想一下,我们究竟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或者适合干什么?可能也不乏少数人未曾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实在是太悲哀了。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挖苦谁,也不是替谁惋惜。而是有一个方法,或许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至少我试过后,是可以的。
下面就是这个方法,很多人听了后第一反应是不屑,然后开始产生怀疑,再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因为这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有些难,甚至有些痛苦。好啦,废话不多说,就以这个测试结局今天的啰嗦吧。
首先,你要准备一支笔和三四张A4纸;
然后,你必须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可以写字,给自己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最好不要让别人或者手机打扰到你;
第三,把你“想要的”“想做的”“将来想干什么”“你的梦想”“你的理想”等全部写下来,不能停,要一直写下去,直到你找到答案为止;
在这中间,你可能想过放弃,那么,我会替你惋惜,也会替你感到悲哀;你也会感到痛苦,因为绞尽脑汁写到80个以后,你会发现越写越难;你甚至会为其中的某一个想法而激动,也会被其中的几个想法所感动;这些我都经历过了。
如果你按照我的方法做了,并且找到了答案,不用着急感谢我,把它分享给你最好的朋友就算是一种恩赐了。
当然,你最好把它放在心里,不要说出来,说出来可能会让你有中已经实现了的错觉,会让你丧失掉完成它的动力。
如果你非得要感谢我,等有一天,你的答案变成了现实,假如你还记得我,再感谢我不迟,至少可以请我吃一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