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说生命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哦,不,应该是红色的。你觉得呢?”
“我觉得是红色和肉色的。”
寻找文字的意义
“你很早以前发的那篇散文…我只记得你很抱怨了你兄弟他们。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对母亲的爱。”
“有什么意思呢?”
“那朱自清写他父亲的《背影》有什么用呢?!”他爹愤然作色。
“是没啥意思,就象憋了一坨屎,放出来自己畅快罢了…”
“你就是那坨屎!”
“当你怀着激情畅想的时候,你觉得你的想法是动人心魄的无价之宝。之后这种感觉像屁一样被放掉了,一切便又回复成垃圾…”我自语着。
似乎只有阅读是打发无聊与焦躁的唯一方式,于是我坐下来打开前一天从图书馆借回来的关于编剧的书,借时浏览的感觉是美好的。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构造情节和明确写作意图指向。对于结构,编剧书籍比其他写作指导书给出了更清晰透彻的指引,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但问题是要有好的素材填充这个结构的公式,如何构造素材,这是一个更大的新困难。从生活实际中的事情发挥想象,衍生变形,添油加醋,这是我通常构造故事的方式。可是这样构造出来的情节常常让我找不到意义感。此刻我尤其觉得它们很无聊,包括编剧书上的例子--罐头制作出来有保质期的男人女人?这种无聊的所谓脑洞故事居然也能出现在一本外国作品中!居然也值得费神翻译!
没有一个想法能够激发我写作的欲望。这样的感觉不止一两天了,而是可能有几个月了。我就像车库里一辆早被抛弃的旧车,偶尔被开出来加油打开,憋着马力也不过是突突的滚了几步,马上就缓下来要停住了。有时一个想法会让我兴奋,但我通常无力让自己一鼓作气写出来,当我停两天再去捡起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再也找不到那种意义感,尤其是今天。我想我坠入了一个情绪的波谷。此刻,我既不对恶感到愤慨,也不对善感觉温暖;既感觉不到思维火花与情感事物的美丽,也感觉不到无聊的无聊--因为一切都只是无聊。我的精神和身体一样麻木涣散,却依然有着对失控与生存的无限焦虑。
我想起前几天订阅的一个关于思维的小课程,虽然它涉及到的知识点我都读过,但它提供了一些新的联接,让我感到颇受启发,我决定听听它,以唤醒我意义的嗅觉。
这次我总算是没有失望,我的头脑终于得到了激活它的养料。
思想的启迪当然是意义之一种,情感的探索是一种意义,趣味是一种意义,韵致是意义,象征和隐喻是意义,美的表现是意义,生命力的表达更是意义,指导性的用途同样是意义。意义让人兴奋,细思之,意义几乎无处不在。意义是生命的馈赠,文字的意义,我们索取愈多,便能馈赠愈多。
没有一种情感不值得重新打量,没有一种思考不可以再次深入,没有一棵花树,不值得再次绽放,而爱与生命,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
没有一种主题不值得探索。饱蘸了生命热泪与激情写下的文字--它也许无法成为金子,但绝不会是陈词滥调的垃圾。它们就像应季的花朵,无论是处于花园中心的牡丹和郁金香,还是路边平淡的小野花,一年又一年,从来不乏游人驻足。
好奇心是一切意义与趣味的本源,更是写作者自我探索的动力。
对于意义的探索,不是教科书可以塞给我们的,每个人必须重新发现,赋予自己生命与每一次写作的意义。教科书给予我们探寻的方向,经验的感受与占有,则必须通过主动的刺激探求,引入到精神的世界里,而这仅仅是开始--每一天睁开眼睛,我们都不得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问自己,今天干点什么?也许是去参加高考,也许是一次重要的求职面试,但也许很多的时候,只不过是背着书包去上学,或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收拾家务,做饭吃饭,…而这平凡的一天,也自有它的意义。
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无论时光,作品,还是生命。
超越既存,就在此刻此境之下,便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