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身边的人都遵守着国家的号召,除了生活必需的出门,都闭门在家,14天。
或者已经更多天,或者开始更多天。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甘心情愿地闭门在家?
一个朋友说,是靠着不想传播给家人朋友的信念。
刚刚,朋友发来信息问我看元宵晚会没有,我说没看啊。他说他看到晚会里的朗诵节目,竟然有些澎湃、有些激动。我搜了下晚会视频,刚打开视频,老牌演员浑厚、饱满的声音一出来——“你在哪?”,泪目了,泪目的速度快的出乎意料。
为什么?
有一句朗诵词、也是近期网上常宣传的,每个不出门的人都是战士,在打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是流血牺牲的战争,又是悄无声息不见硝烟;浩大、残酷、近在咫尺,可又那么的虚茫、无形、远在天边。
锋利、又矛盾。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能不出门、就绝不出门?
“家,成了我们退守的最后堡垒,也是我们抗击病毒的前沿阵地。”
确实守在家里,便守住了所爱之人的安全,守住所珍惜的最普通不过的一切生活。
曾经,每次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表情
曾经,每一次共乘电梯的陌生人
曾经,一起挤过地铁的陌生人
曾经,一起排队等待结账的陌生人
曾经,肆无忌惮地串街走巷
曾经,肆无忌惮地聚会喝酒
曾经,打过卡的餐厅和留过影的街头
曾经,肉放在铁板上“滋啦”声
曾经,街边蛋糕店的奶香味
曾经,吆喝声此起彼伏的临街商铺
曾经,堵车的路口和绕不清的单行线
......
最常见、最普通、最习以为常的点点滴滴,成了心中热切的渴望;
最平淡无奇的生活、最寡淡无味的节奏,成了心中热切的渴望。
很多人憋出了“星级”厨艺、彻底清扫了屋子、开启了SOHO工作模式、制定了学习计划、各种健身打卡......
可能我们用这种方式让有限的空间“活泼多彩”起来,更可能是在向我们自己的内心证明一些事实、一切期待。
希望、渴望着疫情终将结束,能安全地、踏实地迈着方步踱在街头;
希望、渴望着那曾经毫不起眼的生活,能无恙、健康地回来。
在紧急事件和大事件中,军、警、医时常首当其冲,可每个人也难以置身事外。
我总觉得“战士”“英雄”适合每一个在特殊时期,坚守个人职责的人。
无论大事、小事,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选择”之下所肩负起来的责任。
向每一个严守自己的人致敬!我们都在这场“战争”里贡献了力量!
在任何时期里,总会有些人、有些事提醒着我们看那些阴潮、肮脏的角落,丑陋不堪、龌龊不齿。
守住本心。即便我们不能驱散阴暗处的虫蚁,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进阳光里;或者,打开窗,让光照进黑暗。
可能这些就是我们能守住的原因,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天灾躲不开人祸,我们选择如何照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