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我们常常用到的重要交流工具,如果没有微信,心姐真的想象不出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微信上,和家人聊聊生活,和同事沟通工作,和爱人深化感情,和朋友倾诉心情......
即使素未谋面的两个人,通过微信也能感知 Ta 的喜怒哀乐。
敏姐认为,微信就像一个有形形色色的人的社交场合。微信聊天,不仅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还透露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通过这 5 点,你可以更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1 发语音 or 发文字
有人说,“发语音者自私,发文字者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敏姐觉得这个观点较为绝对,人都有很忙的时候,发语音更方便也不会让对方等太久。相爱的两个人,通过语音互动也能感知彼此的温度。
但是,相比文字聊天,发语音确实存在很多弊端。
沟通,不仅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也要考虑对方的状态。文字,能将信息全面清晰地呈现,而语音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和场合都方便听的。
特别是在信息量大的时候,可能需要多次回放才能记住语音里说的要点,无形中浪费了不知多少的宝贵时间。
2 “在吗”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时间都像海绵里挤出的水。
然而,有些人偏偏和别人的忙碌作对:明明有事,却迟迟不愿直说。
一句“在吗”,之后便再无音讯,让人忍不住担心害怕:“借钱?”“有事相求?”“发生意外了?”
某些人在你工作的时候聊天,久久寒暄后才说出真正想说的话,耽误你的效率,也影响你的心情。
有些事,我能帮肯定会尽量帮,我帮不了的也不会因为一阵寒暄后变得有办法。
好的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真心才能换真心。没必要刻意寒暄,不需要刻意解释,你的为人和品性我都了解,感情的深厚程度其实你自己也心知肚明。
刻意的寒暄,反而会让人觉得虚伪不真诚。
说话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有礼貌地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反而更让人感觉舒适愉快。
3 有事才出现
前几天,敏姐与两位朋友聊天,一位朋友感慨,“受不了那些半年都不联系一次的人,竟然还频繁私信让你投票点赞,好烦啊!”
另一位朋友当即回应,“这样的人不理就好。让我很难过的是以前有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好几年没联系了,每次主动找他都不回我,某天突然微信向我借钱...”
确实有那么一类人,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换位思考,却老是强求他人。只有在对你有事相求的时候才会突然出现,厚着脸皮让你帮这帮那,好像欠了 Ta 似的。你若将其置之不理,还会怪你冷漠无情。
长大后你会越来越发现,不是每一次的掏心掏肺都会换来对方的真诚以待,有些人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只顾自己的事,在需要你的时候才会主动寒暄送上虚伪的关心,达到目的后又消失无踪。
对于这些人,没必要为他们的重利轻友而伤心,尽量远离就好。因为他们,你会更加珍惜那些真正把你放在心里的人!
4 表情包不到位
表情包是否合适,也关系到聊天的质量。
在较为严肃的聊天中,突然出现庸俗的表情包,会使双方都陷入尴尬,甚至严重影响对方的情绪。
在工作群里,领导刚发出一则通知,有些人偏偏在这时发了一连串表情包,极有可能导致其他同事错过重要信息。
在对方心情差的时候,没有好好安慰她,却随手发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表情包让对方感到不受重视。
别让感情始于聊天,却终于表情包。
与此相反,那些情商高有素养的人,往往也会是表情包使用高手,他们了解每个表情包的含义,懂得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聊天情境中,使用不同的表情包。
他们善解人意,在意你的心情和聊天氛围,会用表情包传达爱意为感情加温,也会巧妙地用有趣的表情包化解尴尬
5 收到不回复
回复信息,是对对方的回应,也是一种尊重。
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手机,但依然有办法让对方感觉暖心:
实在太忙,不妨先回复:“正在忙,稍等哈”;
忙完才注意到信息,可以先作说明:“抱歉,刚才在忙”;
还没想清楚如何表达,不妨先说:“抱歉,现在还没想清楚,过一会儿给你答复”。
不方便发微信也可以打电话,千万不要看到对方的信息,就永远不回,无影无踪了。
不回复的是信息,寒的却是一颗心。
即使相隔遥远,也可以用微信送上温暖,也可以用微信表达牵挂。但是一颗热乎乎的真心若被长久搁浅,终究会有凉掉的那一天。
再见,发微信不回的人!
微信,就像我们的社交名片,能展现我们的形象,表达我们的想法,抒发我们的情感,也能在不经意间看清一个人的为人处世。
两个人在相互还不那么熟悉,或是不能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你或对方发出的每一句话、回复的每一个字、使用的表情包,都可能影响之间的感情。
请记住,微信聊天中,真诚待人,用心交流,真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