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体会:小说作品里的人物性格越丰富、层次越多,越能吸引读者,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赏析古诗词上。
我们姑且把一首词分为三个维度,只有当我们不断地向更深层挖掘时,才能拨开云雾,体会词人真正的意图。
《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首《章台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hóng)。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维度的字面释义:
“章台”是长安的一条街名,属于繁华地带,唐代的时候,“章台”指代烟花之地,经常与“柳”一起使用。
那章台的柳树啊,章台的柳树,曾经那么婀娜多姿,如今是否仍然在风中摇曳?即便柳枝已老去,轻盈不再,多半也已经被其他人折去了吧。
词人吟唱的是那柳枝,询问的是半老的柳枝如今安在?
第二维度的理解需要我们知道词人的写诗背景和当时的心境。
韩翃曾与一名女子成亲,这位女子叫柳氏,曾是韩翃好友李生家的一名歌姬。一次宴席上,韩翃和柳氏看对了眼,李生成人之美,促成了这桩婚事。第二年,韩翃新科及第,回乡省亲,而柳氏则留在长安。
不久,安史之乱,两京沦陷,柳氏为避免祸事躲在法灵寺,而这时,韩翃也被赐予新的官职。后来肃宗收复长安,韩翃写了这首诗,秘密派人捎给柳氏。
由此,第三维度中词人真正的意图已经相当明了。
柳氏啊柳氏,曾经的你美艳绝伦,舞姿曼妙,现在还好吗?即便已青春不再,徐娘半老,大概也已经改嫁他人了吧?
岁月静好。当年席宴间,你身着轻罗素纱,翩翩起舞,秋水般的眼睛吹起我心中的波澜。若不是李生提醒,我都未曾注意酒杯已满溢,酒沿着桌角肆意滴落,只剩你的倒影轻舞飞扬。
当年那一幕我至今难以忘怀,可惜战祸不止,兵荒马乱,命运将我们戏弄,如今的你是否还愿与我再续前缘?
柳氏愿意吗?故事没完呢......
《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收到信后,柳氏马上回信了。
杨柳的枝条啊,曾经那样芳华正茂。只可惜柳枝象征了离别。吹风过,树叶飘落,我才意识到转眼已秋天,即便你来了,也不能再折柳枝了。
曾经与你共度的时光我怎会忘却,当年已经把真心交付于你,只可惜造化弄人,天意让我们无法相聚。秋天来了,一年又一年,柳叶如同我的思念飘落,顺着水流飘向你那远方。可是,你来得太晚了。
柳氏一直挂念着韩翃,可是她当时已经失身藩将了。
难道二人缘尽于此吗?
听说,如果结局不是好的,那就是还没到真正的结局。
韩翃当时没有身居要职,不能轻易得罪藩将,但也没有忘记柳氏。不久,老天眷顾,他得到贵人帮助,对肃宗禀明此事,肃宗明察秋毫,下旨判定柳氏归韩翃。至此,二人终成眷属。
若想完整地品鉴一首诗词,必然要达到第三层维度;然而,如果没有对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理解,读者是无法达到第三层的。
若读者体会不了诗人真正的情绪,便无法产生共鸣,自然对古诗词的品读兴趣缺缺,无法发现诗词的美。
有时候,美好的东西就在那里,你只是缺了一颗发现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