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来读《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先生的哲思。
21岁,正值青春悸动、神采飞扬的年龄却突然截瘫,要不要死?该怎样活?这个困扰先生数年的问题,却在阅读与思考中,诞生了对生命、人性透彻的理解。
可以说,先生关于生命的思考,让我对”好好活着、享受平凡“有更强大的动力、更深刻的理解。此刻,我将结合对原文的解读,和你一起走进先生的哲思世界。
【01 关于对比】
【原文】
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悲下,善良与高尚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丝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 P15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P16
【Rebecca霏说】
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丑,直至20余岁、风华正茂时,仍怪罪自己:一个女孩子,竟长得如此丑,又不懂打扮,无奈无奈!
那时,对爱情的懵懂与渴望,让我恨极了自己的丑、胖,看见漂亮的女子,总幻想能成为她们。但第一份工作遇到的一位姐姐,让我放下了对“相貌”的执念。
姐姐也许是曾经受过烧伤,她脸部的左半边,几乎完全被黑色胎记样的皮肤遮盖,暗沉的皮肤配上明显的黄褐斑,以至于我第一次见她时,内心咯噔了一下,但我不敢细看,因为这样不礼貌,后来也没有问,怕戳痛姐姐内心的伤痕。
可是,相貌骇人的姐姐竟然结婚了,对方还是位帅气幽默的老师!这完全打破了我的“唯相貌论”,在与姐姐的相处过程中,由于她善解人意又乐观开朗,我渐渐的熟悉她的容貌,甚至觉得那块疤痕是她美丽的象征,是她的特色。再后来,我结婚后,也曾问过爱人,你觉得我长得丑吗?他答:看习惯了,感觉不出来。哦!竟和我看姐姐时的感觉一样!习惯了,便是性格产生的美丑感,真正的外貌反而没有影响力了。
如果没有了丑陋,人们又如何感知漂亮呢?恰恰是“丑陋”的贡献,才凸显出漂亮的价值。如果你拥有的,是对比后的优势资源,比如漂亮,切莫窃喜,那不过是在劣势资源,比如丑陋的映衬之下,彰显的芳华罢了。同样,如果你拥有的是劣势资源,切莫自卑,正因你的存在,才丰富了世界的多元。
【02 关于生与死】
【原文】
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P17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P3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P21
【Rebecca霏说】
我常常想到死亡。
基于我追求完美、苛责自己——比如,已经很累了,但这事应该干,就仍会强迫自己干;疲劳的频繁,或身体生病,就会责怪自己的身体怎么这么弱;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了,比如一天只完成了冥想、跑步,却没有写作,内心的小鞭就会扬起来责打自己。长此以往,一旦负面情绪挤压到高点,实在忍不住了,便会大哭一场、想到死亡。
我幻想过各种死法,而没死的原因也很简单——割腕,多疼啊!关键是血流成河也不一定死成吧;从高楼上跳下去,哎哟,在空中飞的那一刻会不会后悔?脑袋砸向地面,那不成浆糊了?不行不行;吞药,肚子会疼吧?胃会难受吧?死之前还不能安生,多不值得。伤心时,我就靠着这些想象,“死”很多次,等到眼泪流干,又有了活的勇气。
可是,在史铁生先生的文字里,我遇见了“死亡”的含义——原来,死亡并不是我主宰的,它是上帝安排好的、不用着急的节日。它必然会来,不随人为的想法早到或延迟,或干脆不来。既然死亡是不必着急的事,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我还操什么心?还幻想个啥?等着就是了!
话说回来,真正的死亡又如何呢?生命难道不是轮回——当太阳走向沉寂时,也正是光辉升起、洒遍大地之际,当生命走向尽头时,也正是新生命、新活力诞生之时。我们个体的生命终有一天会走向尽头,可那些新生的生命,会不会又是曾经的你我呢?也许,我们之间的区别,只在名字罢了!而姓名,又不过是个代号罢了!
【03 关于调皮】
【原文】
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并且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是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是什么错误呢),但它却是不被原谅的。P34
【Rebecca霏说】
这句话的背景是一个七岁、淘气的小男孩,因为扒在卡车尾巴上失手摔下来,伤了脊髓,四肢肌肉都在萎缩,已不能跑。
我记住了这句话,每当孩子淘气时——比如,坐电梯时跺脚、在床和桌子之间蹦、坐电动车时乱动把手……我都会用这句话教育他。
孩子是不懂的,即使在我说了很多遍,他该淘气时仍会淘气,我并无办法。我没办法将自己的经历植入他的大脑,唯有自我安慰,在可视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也同时告诉自己,接纳——接纳他有他的命运,接纳我无法掌控他的命运走向,我能做的最大努力,只能是影响它向正面发展。人生,唯有经历,方能懂得这句话的含义。0
只是这句话,不仅对孩子,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比如有些不能尝试的尝试,又何尝是能被原谅的呢?
【04 关于幸福】
【原文】
所谓好运,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罢了。幸福感,对了。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对了。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不是幸福,这下对了。P77-78
【Rebecca霏说】
这句话一语道出“幸福感”的真谛——它不是事实,而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缘何而起?源于与苦难的对比,遭受的苦难越多,越能感知平凡的幸福。
我常觉得现在的孩子过于“物质丰盛”,而致使心灵匮乏、不懂得珍惜。我和爱人小时候都只能顾及温饱,那时哪怕拥有一支笔、一个本,都倍感珍贵、喜出望外。可是,我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玩具在客厅排成排,也不愿意玩耍,而渴望新玩具,但新玩具真的能带来多大的幸福与满足吗?不见得——不经历痛苦,只觉得舒适、平庸,又何谈幸福?
我自己亦如此。曾有段时间我自信过了头,以为没有自己干不了的工作——职能做得好好的非要跑去干业务,结果尝试了一个月,才明白隔行如隔山,又死心塌地、老老实实的干回老本行。重要的是,我开始愿意享受当下的平凡——曾经我的心是蠢蠢欲动的,但在吃过业务的苦头后,我才觉知,能干自己能干好的工作,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感谢你读到这里,不知此刻你是否有翻开《我与地坛》的想法?去吧!我相信,这本书带给你的,远比我的文字更加深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