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儿童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简单又没有压力。可是,如果永远是一个孩子,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在英国的童话故事中,有一个经典的人物,叫做彼得·潘。他是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生活在远离英国本土的一个海岛——永无乡。这里虽然陌生,其实也熟悉,因为它就存在于儿童的梦境中。
岛上住着很多童话故事中才会有的人物。有各种野兽、人鱼和小仙女,还有一群凶恶的海盗和善良的印第安人。当然,还有我们的主人公,彼得·潘和他的一群小伙伴。
故事是从小女孩温迪帮助彼得·潘缝影子开始的。彼得·潘的影子被狗保姆娜娜撕扯了下来,小男孩为自己无法连接自己的影子而痛哭流涕,这时,他遇到了女孩温迪。温迪不但帮他缝合了影子,还因为他的感谢给了他一个吻。
男孩喜欢上了女孩,不是情爱而是母爱。为了能够让温迪成为照顾自己生活的“小妈妈”,彼得·潘诱惑温迪去了他的家乡永无岛。
在那里他们住进了通过树干才能进入的地下房屋,四周是都是梦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永无岛的生活简单而快乐,在奇幻的自然环境中,每天上演着野兽、印第安人、海盗和小伙伴们四批人的相互追逐和嬉戏。最终,在和海盗进行了终极决斗后,彼得·潘把温迪送回了家中。
《彼得·潘》的作者巴里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剧作家。曾被爱登堡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并获得荣誉勋章,还被英王赐予从男爵的贵族称号。他曾和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合写过剧本,现在其成名作《彼得·潘》已经成为了英国不朽的文学名著。
在书中,巴里以超越常人的感受力,从儿童思维出发,运用娴熟优雅的写作技法,创造了一个奇幻逼真的童话世界。永无岛上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更没有作业,甚至连吃饭都是在假装,一切事情都变成了玩乐。作为一本儿童文学,故事不但好玩儿好看,而且意蕴悠长。
一、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
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在《彼得·潘》中,作者的想象力喷薄而出,随处都能采撷到不可思议,闪闪发光的意象。只要你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几乎相信什么,什么就会成真。女主角温迪相信自己可以飞,果真就飞了起来。飞行中,饿了可以和飞鸟夺食,累了可以在北风上睡觉;无聊了去拨弄拨弄海面鲨鱼的尾巴,也可以在晚间去听听人鱼唱月;既可以纯粹为了喜好和海盗决斗,也可以在用蘑菇做烟囱的房间里玩过家家。书中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画面一步步诱发儿童对世界的想象,即便是成年人在阅读时也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入那个无忧无虑的世界。
二、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
虽然是一本儿童文学,作者却通过婉转的情节对每个人物都进行了精致的刻画。难能可贵的是角色突破了童书中人物过于扁平化的缺点,在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后,每个人物都尽量表现出了复杂的人性。
彼得·潘会在危险来临时舍身救人,同时也会因为少年特有的任性而伤害伙伴。一方面他希望可以和邪恶公平决斗,另一方面也会利用诡计去打击敌人。
书中对反面人物海盗头子胡克船长的刻画尤其出彩,他会利用反侦察挫败印第安人的伏击,也会聪明地识破孩子因为偷懒而扩大的树洞。但是这一切冲突的背后原因,却是胡克船长对彼得·潘纯真风度的懊恼。
他看不惯这种风度是因为他曾经也具有这种风度,故事隐喻着成长必然要牺牲童真作为代价,而我们又对这种代价依依不舍甚至野蛮打压。
虽然胡克船长最后命丧鳄鱼之口,但他仍然为彼得·潘踢他而破坏了风度而感到欣喜。这种复杂的人物心理刻画使本书脱离了一般儿童读物的层次,它促使小读者在一片喧闹的悬念中思考背后深刻的原由,这种思考无疑对写作和阅读都大有裨益。
三、对童年、成长、爱的反思
彼得·潘的特殊就在于他是永远长不大的,这种长不大来自与他的内心,他不想长大。书中说人一旦长大,就忘了怎么飞,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自己会飞。那样的成人也就不再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地活着了。
彼得·潘选择了永远快乐,但是他却失去了成长的能力,顺带着还失去了母亲的爱。这成了彼得·潘一生最大的痛,也是记性不好的他一直忘不掉温迪的原因。
书中说,他原来也一直以为妈妈会一直开着窗子等他,于是他就在外面玩了两个月,又玩了两个月,再玩了两个月,然后当飞回家时,窗户已经栓住了,妈妈已经把他全忘记了,他的床上睡着一个小不点。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成长,从咿呀学语到繁重的学业,最后在社会中负重前行。
彼得·潘就是每个成年人心中那个纯真的孩子,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我们不再相信童话,不再相信简单的美好。这种成长带来的失去给全书染上了淡淡的忧伤。
最后作者巴里让彼得·潘又把温迪的女儿带去了永无岛,同时温迪的妈妈也把自己唯一的吻给了彼得·潘,也许作者也相信只有爱的守护才能给人在成长中保有一份童真带来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