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也谈成功与幸福》中,我找到了人生四度的模型。其中,每个维度都值得好好修炼。通过与他人相处,我们获得爱与归属感,亲密感。通过与自我对话,我们给予自身养料,比如自信,自尊,自爱。通过专业精进,我们获得目标感,意义感,成就感。通过高度追求,我们最大限度对社会施加了影响力。比如宽度。人生四度,也是人生的养料。这四度缺一不可。不妨先探讨宽度。
人生宽度,研究的就是我们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没有人是或在真空里,而现实中很多的不开心,都来自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小冲突。
古时讲五伦关系,有圣贤人教我们怎么做,怎么做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面对下属,怎么面对领导。在稳定的时代,按照先人教的去做,大抵不会错。但是,在剧变的时代,环境和人都在变,表面的准则总有不适用的时候,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我选择深究下背后的道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设计。
首先,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事实存在:
1. 我们总是需要他人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深深的依赖他人的支持。
2. 我们对他人的需要是不等量的,比如,父母,子女,配偶,朋友,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的影响是远远大于路人的。我们更需要一些人,也相对的不那么需要一些人。
3. 只有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4. 长久的付出必然要有回报,哪怕只是精神层面,哪怕来的迟一点。
接下来,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了。我给自己提出两条:
1. 有恩必报
对于别人的善意给予回馈,才会有更多的善意向你涌来。
2. 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满足他人的需要
道理同上。
这两条看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就会发现难度真的很大,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思维陷阱: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他人。
就在最近,我才对这一点有深切的体会。万维刚在解读《强力瞬间》时提到了书中的一个例子,给我很大的启发。美国一所小学家校关系非常不好,以至于学校开家长会,家长们的出席率竟然只有12%,可想而知情况糟糕到什么地步。学校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换新老师,都不行,后来怎么解决的呢?学校最后派出老师挨个上门家访,问了家长们以下的问题:
1. 你的孩子在学校的体验是怎么样的呢?你对此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2. 你对孩子有什么期望?你对他有什么梦想?
3. 你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4. 我作为孩子老师,你希望我做些什么?
这四个问题其实分别对应了好关系的关键因素:理解、接纳、关心(见哈里·赖斯2007年提出的“响应”理论)
理解别人的状况,情绪,接纳别人的想法,关心,支持,鼓励他人。看起来很简单对吧?
但是当我把自己代入到这个情境,设想自己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面对一个差生以及他明显不配合学校的父母时,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父母太不像话了,自己不关心孩子,不配合老师,他的孩子怎么可能教的好呢?
这个想法让我一激灵,然后我发现,我这种反应在其它时候也会出现,比如,对孩子,“这孩子一点都不懂得大人的苦心,不知好歹,真是太让人生气了”,对配偶,“”一点都不体谅别人,哼!“
什么理解,什么接纳,那一刹那,全忘了。
我们以自己的视角看待别人,把自认为好的给别人,可别人不领情。我们愤懑之余很难转换视角,问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不是对方当下最需要的呢?困于自我的视角,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是,既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总可以找到办法减少这种行为的概率。
3. 定期评估一段关系,确定其价值。
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开篇第一句就是“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这么苦难重重的人生,为什么还要去过呢?因为苦难重重的人生,有它的价值啊。我们不怕苦,就怕苦的没价值。价值是对一切付出的回报。
同样,一段关系中,只有付出,没有对应的价值回报,自然是长久不了的。但是,现实中貌似很多关系确实难以改变,比如你选择不了父母,选择不了子女,配偶虽然能选吧,也不是时时能换,一旦在这些关系中疲倦,怎么办?所幸,我们还有一招,自主选择想要的价值。正如,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感是自己赋予的。同样,价值也是可以自己赋予的。身为孩子妈,我以前时常拿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提醒,“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结果呢?实话说不怎么样。我也不打算苛求自己了。因为没人喜欢被虐待,这太反人性了。现在我换了一招,每一次孩子虐我,我就对自己说,好极了,锻炼我耐心的绝佳机会来了。如果我对熊孩子都能有耐心,对谁能没耐心?这样的好机会单身狗们想求都求不到呢,我赚了!试试这招吧,其中滋味,谁试谁知道~
4. 主动构建一段关系
无论何时,你都可以选择。
无论何事,你都可以赋予它价值。
想想看,不管怎么样,你都能选。不管怎么选,只要你想,都有回报。这样的人生即使不算圆满,痛苦也少多了。人际关系也是如此。除去父母和子女,剩下的人际关系我们都有很大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可以选择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选择投入多少精力,可以选择获得什么价值,可以选择继续投入或放弃。对人生影响重大的有很多种关系,父母,配偶,子女,朋友,领导,事业伙伴,贵人。每一种关系,我们都可以深入思考,建立自己的选择标准,主动去营造。
前两天我听到一个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人?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曾经冒出来的疑问,我也不例外。现在,我的思考是这样的。实际生活中,可能很难拿捏这种分寸。不妨这样提醒自己,在你觉得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地方,可能实际你能给予的影响很少,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你觉得不怎么能影响别人的地方,可能实际上你能影响的更多,比如,给所有遇见的人一个微笑,其影响力是很难想象的。或许,这会帮我们更接近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