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指钟、磬之声。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题破山寺后禅院》,毫无疑问,这是一首题壁诗。所谓题壁诗就是在墙上写的诗,这在古代也是一大类诗。古人的书写、出版,条件都比较简陋。那诗人的表达欲、传播欲又很强,怎么办呢?诗人呢一旦诗兴大发,经常是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写。比方说我们之前讲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就是崔护在人家田庄的大门上写的呀。还有,很多人都喜欢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最早的写法是“大海凭鱼跃,长空任鸟飞”,那就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一个和尚在竹叶上写的。诗人性之所至,随处都可能题诗,但是题诗最多的地方还是旅馆和寺院。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旅馆容易触发诗人的飘零之感,而寺院呢,容易引出诗人的出世之情,这两个地方都算是自带诗意。另外一方面,因为旅馆也罢,寺院也罢,那都是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地方写诗,很快就会传播出去,有点类似于今天发朋友圈的效果,所以题诗的人就多。那题诗的人多了,很多旅馆和寺院,就挂出了诗板,就是一块木板,专门供诗人在上头写诗。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这样一首写在寺院里的诗。诗题中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始建于南朝的齐,位置就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的虞山上。到常建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是一座相当有名气的古寺。不过呢,常建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破山寺,但是它和一般的题寺诗可不大一样。不一样在哪儿呢?他不是题破山寺,他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也就是破山寺的和尚们住宿修行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你去参观北京大学,你既不写图书馆、教学楼,也不写博雅塔、未名湖,偏偏去写学生宿舍。或者说你到了北京饭店,不进大堂,却直奔后厨一样,这样的关注点,显得很不同寻常。那如此不同寻常的关注点,怎么写呢?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这联特别有趣,有趣在哪儿?它不仅仅是两句诗对仗,“清晨”对“初日”,“古寺”对“高林”,“入”对“照”,更重要的是什么呀?它的一句之内,两个名词之间,也是相互对应的。你看第一句“清晨入古寺”,清晨和古寺是不是对应关系?当然是。“清晨”是新鲜的,“古寺”是古老的,这是拿新和旧相对呀。第二句“初日照高林”,还是名词之间相互对应。“初日”是初升的太阳嘛,它刚刚爬上山峰,看起来很低吧。那“高林”呢,“高林”是高大的林木啊,看起来仿佛比太阳还高,这是拿高和低相对。问题是我们也知道,清晨它是一个时间概念,亘古以来,已经有多少个清晨反复出现了。因此,清晨再新鲜也永远比一个寺院更古老。同样太阳再低,也比最高的树还要高。所以这个对比本身是不合理的,可是呢,虽然不合理,但是我们都能够理解,而且仿佛就看见了当时的景象。一大早,诗人已经走进了古老的破山寺,旭日东升,金红色的阳光洒向寺院,也洒向寺院周围高高的山林。整个山寺一片清新、一片光明。“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两句话既体现出诗人愉快的心情,而又含而不露地赞美了破山寺的古老、庄严和辉煌,起得自自然然而又相当漂亮,这是首联儿。
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穿过大殿,只见一片竹林掩映,一条小路向着竹林深处蜿蜒。那沿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吧,忽然一个转弯,一排禅房就出现在诗人眼前。这禅房四周花木茂盛,一派生机盎然。这句诗啊,历来都讲写得好,好在哪儿呢?你看竹林是纵向的,禅房是横向的,竹径通幽,这是何等的神秘、幽暗呐!而到了禅房花木的地方,确是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一片芬芳。这是在讲什么呢?这不仅仅是在讲小路,讲禅房,这也是在讲学佛道路的曲折和学成之后的光明啊!两句诗看起来自然而然,甚至根本就不对仗,但是呢,你仔细品味却又觉得美不胜收。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最喜欢这两句话了,每次都要仿写,可是怎么写也写不出来,为什么呢?他自己也知道“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这样的诗句呀,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浑然天成,不费力气,一旦你刻意为之,非要仿造,反倒没法儿写好。那当然,这一联诗还有一个写法叫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写也很好,只不过呢,它和竹径不一样。“竹径通幽”,重点是写竹林掩映,它更清幽。而“曲径通幽”,重点的是写小路弯曲,它更曲折。其实无论用哪一个字,都是婉转幽深的,不让僧房一下子就暴露在游人面前。这个意象本身就特别好,太符合中国人崇尚含蓄的理念了。所以后来这句诗,干脆演化成了一个成语,就叫“曲径通幽”。那首联写古寺,颔联写禅房,颈联呢,颈联其实是进一步往前走,往纵深看。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诗历来都认为是警句。那它好在哪儿呢?首先当然是对仗工整,意境清幽嘛。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自然就是山光使鸟性悦,潭影使人心空。但是呢,你把动词放到两个名词中间,一下子句子的节奏感就出来了,就有跳跃性了。那山光幻彩,连小鸟都被打动,发出喜悦的啼声;潭影清澈,让人杂念全消,仿佛放空一般。这意境是不是非常的轻灵优美?问题是为什么山光能使鸟性愉悦,潭影能使人心放空呢?因为鸟也罢,人也罢,其实都是有感受力,有佛性的呀!鸟感受到山林之趣,自然会和山林呼应,婉转欢唱;同样,人看到澄澈见底、倒影着山光人影的潭水,也自然会觉得浮生如幻。既然浮生如幻,那还有什么消除不了的俗虑呢!那自然也就会觉得,心是空的了吧。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空可不是幻灭呀,是通透。因此它透着一种觉悟了的喜悦感和自在感,这和小鸟对山光的喜悦,不是浑然一体吗?这样一来,你就会觉得鸟性、人性,还有佛性就都融在一起了呀。一旦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的感觉,这一联诗不仅仅是工整漂亮,而且还意味深长。警句出来了,接下来怎么结尾呢?
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其实这是在直接承接上一句。既然人心已经进入空灵境界,自然觉得大自然和人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寂灭下去,只剩下钟磬悠扬,仿佛正在引导人进入纯净愉悦的极乐世界。上一期说过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以有声衬无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还是以有声衬无声;这里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仍然是以有声反衬无声。早晨的时候,钟磬悠扬,更显得寺院清幽,人心自在。这不仅仅是自然的感召力,更是佛教的感召力,是破山寺的感召力呀!结到这儿,不仅仅是对自然状况的描写,更是对破山寺的赞美。但是呢,这个赞美不露痕迹,飘渺空灵,所以这句话一出来,又一个成语诞生了,什么成语呢?“万籁俱寂”。一首诗创造出两个成语,可以想象这首诗是多么简洁洗练,又多么意味深长啊!
读罢全诗,一派禅意飘然而至,让人心寂静,顿生出尘之感,这就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伟大之处。其实呢,常建在唐朝是不算重要诗人的。他生活在开元、天宝盛世,但是却并不热衷功名利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之间漫游。写诗的风格有点接近王维、孟浩然,但是呢,同样的题材王维更高妙,孟浩然更清淡,而常建却更闲雅清隽。这样一比才能见得大唐的天空真是群星闪耀,连小星星也能熠熠生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