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条“袁隆平团队迪拜沙漠海水稻获成功“的新闻引起人民关注,原来袁隆平还在工作。其实早在去年,袁隆平在做一个报告时全程飙英语就引发了民众热议,年近90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语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想。
一份知名的外媒杂志就报道过,中国目前最值钱的人就是袁隆平,单他个人的品牌价值就达到数千亿。他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宇宙中还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的骄傲。
然而这位解决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粮食问题的科学巨匠生活却异常朴素。众多网民提议,应该给袁隆平更好的待遇。
没想到,国家还真给了袁隆平明星般的待遇,在青岛市有一所专为他建造的豪宅,里面有大喷泉、宽阔的草坪,错落有致的台阶。
人们以为袁隆平该退休颐养天年了,走进他的大别墅才惊呼,这分明就是一家公司嘛!
只要有能够利用到的地方,都是他培育粮食的科研地,别墅也不例外。
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依然没有停下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工作,因为他还有三个梦想等待实现。
一个是稻下乘凉梦,水稻要像高粱一样高,结出像花生一样大的稻谷,农民种粮收成越来越好,祖国人民可以吃穿不愁;
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能覆盖全球梦,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半;
第三个梦想是充分利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如果按照每亩盐碱地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带着特有的袁隆平式幽默,却也透出一股倔强的认真劲儿。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就一直没有停过,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农业研究,只为一个目标,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吃上米饭,尽可能让人类远离解饿。
袁隆平曾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这一辈子,就做好这一件事:培育优良的杂交水稻,让全世界人民有饭吃。
就是这样一种执着的匠人精神,对研究杂交水稻事业的热爱追求,让袁隆平一次次突破了人类粮食生产的新高度。88岁高龄了,走在狭窄的田埂上,脚步依然很有节奏感。
02.
“我已经90多岁了,虽然老了,可是我有一个梦,我的梦是什么?我在等待,等待因为我的讲解而有一粒种子留在你的心里。多少年之后,等着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千春犹待发华滋’。
如果不是《朗读者》这档节目将叶嘉莹带入大众的视野,恐怕知道她的人并不多。
作为诗词研究泰斗,叶嘉莹已经默默耕耘了70余年,从未间断,倾心尽力,桃李满天下,将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化的火种播布于世。
叶嘉莹的一生经历诸多坎坷。
她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民国时代,刚考入大学时,父亲因为战争不知踪影,不久母亲又因病去世。17岁的叶嘉莹尝到了人生的悲苦,每次想起母亲,难过流泪时,都会写诗来抒发内心痛苦: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岂料第二年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动,丈夫被抓。被抓时,大女儿刚刚出生4个月。丈夫一走就是三年,音讯全无。叶嘉莹只好带着女儿到亲戚家避难,晚上和女儿在地上打地铺。
好不容易熬到了丈夫回来团聚的时候,没想到丈夫却性情大变,时常发脾气。一开始叶嘉莹还极度压抑,在生活中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没说好又惹到了丈夫。
后来在一次读诗中,她突然明白了丈夫也是环境造就成这样的性格。那么就随他吧,从此以后只潜心研究诗词。
有人问叶嘉莹:“您从未体会过爱情的滋味吗?”叶嘉莹摇头回答说:“从没有过。”她的女儿赵言慧却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1966年叶嘉莹带家人前往美国生活,她在美国大学执教,教授中国诗词。由于中国大陆与西方世界的长期隔绝,叶嘉莹的教学研究活动,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976年,叶嘉莹刚刚去多伦多看望了结婚3年的大女儿和女婿,只是数天之隔,叶嘉莹就接到了大女儿夫妇因车祸遇难的噩耗,这睛天霹雳彻底击垮了叶嘉莹。
是诗歌拯救了叶嘉莹。她把自己关在屋里,给女儿写了多首悼念诗。
叶嘉莹说:“写诗时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诗歌之为物确实奇妙,那就是诗歌的写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种抒发和缓解。但整个心情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
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回国讲学。她深深地感到祖国的诗根仍在,诗歌不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叶嘉莹开始在中国讲诗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如今94岁的叶嘉莹依然在为中国的诗歌传播做贡献。今年六月她把自己毕生的积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成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尝尽了人间百味,她从未放弃过诗词。她说:“诗词,多么美好的东西,只要我心里有点火,我愿意把这火传下去。“
03.
中国遗传下来的匠人精神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以忘我的热忱而专注于一件事,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这些为了科学,文化做了一辈子贡献的大师们才当得起“匠人精神“的称号。反观我们生活,到处充斥着娱乐圈的名和利,浮躁被大多数人写在了脸上。
如果你肯关注那些把毕生献身科研的科学家们,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匠人”。
林俊德,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他扎根新疆五十余载,将所有的心血和智慧献给了国防事业,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仍拖着虚弱的身体,在病房争分夺秒地工作。
被誉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生活随性简朴,作为中国遥感学带头人,一生从事地学和遥感信息的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享年98岁的数学传奇大师吴文俊说过,数学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醉心“数学”,数学是他追随了一辈子的事。
一个人们口中的不孝子,三十年没回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就是默默无闻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为祖国呕心沥血,却从未想过名和利。如今90多岁高龄的他,仍在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奔走,在他看来核潜艇是他生命的全部,他说:“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真正退休。只要我能动,就会继续做下去。我愿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到最后一刻。”
还有很多各个领域的大师们毕生都在为自己专注的一份事业做贡献。
中国大部分人把匠人精神丢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大部分是被名和利牵着走。急需这种匠人精神。让我们沉下心来,一起让匠人精神归来,借用陶行知曾说过的话: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只要匠人精神一直在,中国精神就不会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