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夕,总有亲戚朋友会询问我回不回娘家,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我妈了,但是对于她有时候不经意说出来的“往内(我们家)”会感到不舒服,虽然我能理解她是传统的潮汕女人,在她的观念里,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泼出去的水,而她和儿子们才是一个永远的“家”,所以,我也从没有和她掰扯过这个事。
但今年,当我再次听到她问我“过年来不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依然感到不舒服,而且试图让她意识到语言的温度和力量。我想了很久才回复她的微信,我笑着说:“妈,你总说‘你们家’,但我一直觉得那也是我的娘家,所以只要你们父母健在,我就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结果她也笑着回复说:“那以后我就改成回咱们家。”虽然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我知道对她来说不容易,尽管她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观念,但她毕竟是要强了一辈子,从不轻易听劝于别人的女人。
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童年里,伴随着太多家里的吵吵闹闹和妈妈的眼泪,小时候会和妈妈一起怨恨爸爸,长大后慢慢发现其实爸爸也不容易。记得有一年回家,和妈妈一起把家里的被子各种清洗,洗完后懒得拿上楼顶晒,就想着让爸爸随便拿个竹竿支在门口晒,结果就在爸爸辛辛苦苦弄好后,迎来的却是妈妈的无情数落,又说不稳,又说晒到太阳的时间短什么的,虽然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因为语气太强硬,爸爸就是不买单,甩下一句“你厉害你自己弄”就走了。当时我就在想,或许这也是爸爸总缺席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让已过花甲之年的妈妈回忆她的一生,我想她最怀念的应该是她年轻时在生产大队的高光时期吧,以前总听她说“整个大队没有人不认识她”、“全镇只有5位女民兵,她是其中一个,还能打枪”、“有非常优秀的人跟她提亲”之类的,可见她当时真的很意气风发。但对于当时能赢得这样的“荣誉”,是要靠她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可以说,妈妈的一生是要强而又辛苦的一生。实在不敢想像在以前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妈妈是如何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人拉扯长大的。
妈妈是个特别爱讲道理的人,可能和生活在那个年代有关吧,记得以前也常听她说“这要是在毛主席的时代”,就会怎样怎样什么的。所以我常常在想,妈妈年轻时虽然在外的人缘不错,但和家人亲戚却常发生对峙,原因应该也在于此吧,因为她太容易动不动就“大义凛然”了。
我们总在谈“疗愈自己”,可是我们却忘了父母他们是否也已经疗愈了自己,殊不知他们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而有的人却一辈子不自知。但无论如何,我感觉自己年轻时对父母的所有不理解,随着自己的成长和养育子女过程中,都已经不知不觉被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