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福安市电视台,文/绿叶
该文已在《福安百姓网》发表。
中國闽东三都澳海域,有条黄金水道叫白马港,沿江而上,这里就是福建省一一福安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其中,畲族约8万人。福安市是山水园林旅游城市,有神奇的白云山冰臼及佛光,溪塔畲寨葡萄沟;穆阳千亩水蜜桃基地;有百年金牌坦洋工夫茶。还有旗顶山,天马山,鹤山,龟湖,依山傍水,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千年古树,拱桥,栈道比比皆是。城内,还有凌霄塔,富春公园,有历史名人薛令之,谢翱,郑虎臣三贤词堂,还有中国闽东红色根据地址一一柏柱洋。在这片热土上还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电机电器城;还有赛江造船工业。
在这座城市内,有一条母亲河,人们亲切地把她,叫做富春溪。
这条溪水常年清澈见底,龟湖碧心鱼儿飞跃。千条鱼,万条鱼,大鱼小鱼遨游在富春溪畔。哦,仔细一瞧,大鱼领着一群小鱼在栈道下游荡,时而游到湖面上,时而游到岸边。这溪的下游,就是旗顶山,山上有座宝塔叫凌霄塔。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凌霄塔,在当地很有名气,家喻户晓。那山,那水,确实很迷人,也是人们登山的好去处。
五月一日,早晨,我约了几位朋友一起去登凌霄塔。来到旗顶山山脚下。我发现,旗顶山山上水气弥漫,烟雾缭绕着台阶和岭亭,那台阶若隐若现在山脉之中,山上松树林,她们有的谈妆,有的浓抹的俏脸,格外撩人……。
找到入口处,我们开始登山了。那山道犹如一条曲折婉诞的丝带,顺着山势飘然而上。这山道是由二米左右的花冈石铺就成,大约有二公里长,山道左右边有碧绿的松林遮档着,散发出阵阵的陶醉的芬香。每登一段山路,山上凉悠悠的清风,吹低了软软的树枝,风展着草叶上的雾水气溅着山地泥土。吸一口空气,感到甜甜的,美美的。看那山间里各种鲜花点缀在浓绿的小草之中,正等到天晴时怒放的姿态。
我们登到半腰间里的一个小山坳,从远方传来嘲杂声,仔细打听,原来,有几位爱好登山的老人,围在一起,谈论山脉一口泉水井。我们走近一瞧,这口井,据老人们讲,这口水井常年不枯,泉水甘甜醇美,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些老人有的是单位退休人员,有的是当地农民,他们基本天天聚在一起登山。离开泉水井,我们继续向山顶冲刺。这时,石阶越来越陡,人也越来越累了,我们个个汗流夹背。我呼呼喘着粗气,双脚像捆上沙袋一样越来越沉重,我们使劲地登呀。让我们有信心的是想直扑山上的凌宵塔。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站到离凌霄塔几十米处,稍作休整,大伙互相鼓励,最后大家一鼓作气,直冲到山顶,来到凌霄塔。
根据福安市志记载:凌霄塔,俗称文峰塔,当地也叫七层塔。明朝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知县梁兆陽所建,崇祯四年知县巫三祝续建。几经风霜岁月侵袭。塔顶及七层已损毁,其余六层也严重损坏。残高22米,第一层每边长2,75米,北面没尖拱门,第二层以上每层设进出二道门,塔内石阶衔接,绕塔檐至塔顶,此塔系楼阁式石塔,平面八角,塔上无雕刻装饰,也无文字,属风水塔。凌霄塔为什么叫风水宝塔呢?相传,福安在万历年间,即公元1581年7月,福安曾出现过一次百年一遇的水灾,洪水基本将福安城关吞没,(除龟山,上杭,鹤山以外),福安至今还流传一句谚语:“万历年间,水流福安,只剩下上杭共龟山。"大灾后,福安城关内人口减半,原来县内人口约四万人,因水灾,瘟疫等情况,人口锐减到贰万左右人。当时社会萧条,民不聊生,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民众渴望自救,就请了一位风水雷先生,将韩城四周测一遍。风水雷先生说,大水吞噬整个福安城关,有河妖做怪,必须要建塔镇妖,只有镇住河妖,福安城方可平安发达。而明朝初期,正值风水学盛行,受此影响,故建凌霄塔。另一种说法。即南宋时期,受朱熹的文风影响,为了拯救福安,福安文人墨客,建议建设风水塔一一凌霄塔。即倡导振兴文运,当时,福安文化比较落后。来福安做官文人不容易提拔,县吏们一心想提升官运。所以,很重视建塔,当时,塔建好后,官吏们看了又看,从远处眺望凌霄塔,确实很像一只毛笔。根据古书《阳宅三要》记载,当时社会,各省,都,洲,县,都有建宝塔之风,各地官吏想提升文运和才气。县吏们根据当时社会情况,所以,将文峰塔命名为一一凌霄塔,意在"直上云霄"的寓意。
(散文)
原创作品
二O一八年五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