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进步不止。这里是椰子私塾。
昨天我们了解大唐盛世艺术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了解中唐及宋朝的艺术及社会背景。
❶ 中唐诗文
中唐,是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点,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氏族。最后,由赵宋政权确定下来。
1、中唐之后,出身世俗地主阶级的文人、士大夫参政意识加强,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时期的文艺领域可谓百花齐放,名家辈出。
2、诗歌方面,个性特征得到了空前发展。之前的诗歌,时代风格较为分明,流派之内大同小异,诗人个性并不明显。中晚唐时期,大家辈出,风格各异,比如韩愈的鸿伟、柳宗元的精工、刘禹锡的雄奇、白居易的浩博、杜牧的俊爽、温庭筠的藻绮、李商隐的精深、许浑的整密。
3、文章方面,传统的骈体(也称为“四六”,因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也大放异彩、更为美丽,比如李商隐的一些作品。
4、书法方面,除颜真卿的成熟期,还有柳公权的楷书,李阳冰的篆书。
5、绘画方面包括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绘画种类增多并独立发展,涌现出很多专业画师。
纵览历史,先秦而下,魏晋、中唐、明中叶是古代社会思想最为开放自由的时期。中晚唐的美学风格,潇洒风流中带有感伤忧郁。
❷ 内在矛盾
人是环境的产物。
1、儒家思想普遍渗透进这一时期的文化骨子里。虽然他们可能风格趣味不同,甚至有时互相攻击,但基本赞同文艺要对国家社会负责,而不仅仅是个人私事。如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文艺思想本来很好,但将其狭隘化极端化,便使得文艺成为伦理政治的工具附庸了。
2、世俗地主阶级的文人士大夫,抱着“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理想,企望“天王圣明”,希望“兼济天下”。但是,现实却往往并不理想。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看看漂泊的李白,再看看潦倒的杜甫。
3、才华、理想往往与地位、财富是不相称的。所以他们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徘徊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结平衡。
❸ 宋词(学者之诗)
如果说秦汉艺术是征服世界的反映,魏晋六朝的艺术是风神思辨的反映,盛唐艺术是意气功业的反映,那么中唐至宋的艺术是心境意绪的反映。比如花间体、北宋词。
1、诗,被认为是高雅的艺术,不适合抒发私人化的儿女情长。词,又叫长短句,犹如好友谈心,轻松随意。诗,犹如黄钟大吕,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更喜欢“艳词”的原因。
2、与艺术创作相吻合,在美学理论方面,强调对于韵味的追求。
3、这一时期,不仅仅是文学(宋词),也包括绘画(山水画),宋瓷等等,追求的都是空灵悠远之美。比如,诗歌重冲淡含蓄,山水画以逸品为上,瓷器也是讲求素净淡雅,不比唐三彩之艳丽和明清瓷器之华丽。
10个月阅读40本书,包括:自我管理、沟通协作、心理学、逻辑思维、社会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商业素养、哲学素养、生活,每周一本书。希望能够做到——今天比昨天聪明一点点。
这是艺术素养部分——《美的历程》 (下)(作者 李泽厚)精读版的阅读笔记。Day-3/6。
Keep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