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易经初解
文/三木秉凤
第七讲:
外卦内理 实为一体
“雷风水火易经始,草木鱼虫诗绪余”。 表里如一,在易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乃言体用一源也。《易传》曰:“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其中“所观之象”就是“外卦”,而“玩其辞”之辞就是“内理”。宇宙万象的进退存亡之道,人间百态的吉凶消长之理,圣人通过推辞考卦,便知宇宙间天文、地理、人事之变!
我们学易之目的绝非仅仅应用于卜卦问象之小术,而是通达易道之理,“以顺性命之理,以通幽明之故,以尽事物之情,以开成务之义”。
自文王之后,后天八卦中的六十四卦流行于世。后天八卦中每卦自下而上由六爻组成。而六爻之变也体现出《易》道的内在运行状态。但不管六爻如何变化,其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就是《道德经》之名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亦即“道与术”之运动正好相反,道永远与阴阳之中弱者为伴!生生不息之谓变易,而逆向回归则为道。圣人观察万象的变化发展,便知其中大道的运作方向。我们必须牢记道与术作反向而行!不管王道、商道、兵道还是天道、地道及人道,道以阴阳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为最终目标!所以,高明的军事家以不战而胜为本质,高超的政治家以化干戈为玉帛作为社会稳定的基本追求,智慧的企业家绝对不会跟风做赔本生意,股神也总会在全世界争买股票时坚决抛掉。
对于“道”的运动规律,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又言:“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后接着在《道德经》七十九章又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由此可知,人世间道与术所表示的利益诉求正好相反。道所表现的宇宙精神一定与真善美同行,也即道心与圣心相同!
“中庸日用脚根实,动静天机眼力亲”。 我们皆知“道”在人间的运动规律体现为“中庸之道”,而在宇宙体现是“自然之道”。但是不管天道、地道还是人道,易道的运行必须符合两个基本的行为准则即“中”和“时”。“中”代表行驶的中庸性,即不偏不倚,即不过,也非不及;而“时”就是与时俱进,与时偕行,与时变化,这种“与时偕行”使阴阳之道在任何一个时空的动态互动中皆能准确定位,且及时纠正偏差,以求中正运行。
如今我们中医文化对病症的三分治七分养,以及军事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自然之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及人间做事立业的“事缓则圆”的态度,这一切其实就是易理的体现,只是百姓日用而不察。
外卦与内理的关系,我们也可以比拟于思想决定行为。当然卦理决定卦象,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灵魂内涵就有什么样的外部表达形式。这种理论在佛教称之为“相随心生”或“境随心变”,即内在的精神意志决定外部的存在状态。
中国古人在几千年东方《易经》的长期研究探索中,研究外部卦象的象数学派和研究卦内道理的义理学派都在各种研究领域取得惊人的又非常相似的成就,如京房、陈抟、邵雍等在术数应用领域一览雄风,而王弼、程颐、朱熹等则在易理领域大展宏图。
《中国易经初解》不支持西汉以后易经道与术的各自发展。本人更倾向于卦象和卦理的结合,即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发挥出《易经》美轮美奂的社会价值导向与宇宙利物功能。这也与先秦之前的诸子百家的易学研究方向相吻合。
自西汉时期,《易经》主要围绕阴阳学说展开实践和理论的双轨应用与研究。阴阳合则为太极,阴阳分则生发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智慧的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理论的引领下,又将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等五行学说与阴阳象数理学说结合起来,纳入卜卦的综合运用,我们称之为“纳甲”。但这些应当发生在西汉以后,则以京房为代表。
“易有太极,以生两仪”。由此可知太极是易学中的一个原始性概念!什么是太极?太极就是宇宙之气原始混沌未开的阴阳合一状态。太极之气布满整个宇宙且无处不在,它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对于太极这种状态的描述,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学都用各自的概念进行概纳,例如佛家曰“佛性或自性”,道教称之为“一”,西方基督宗教中的“上帝”其实也涵盖着太极的本意。我们常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的天命亦是太极之意。
什么是无极呢?无极乃是太极的上位种概念,是太极原始混沌之气尚未发生的状态,是宇宙极度虚无的终极存在状态。这种状态老子称之谓“道”。老子《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之“道”就是“无极”。根据中国古人对道的解读,道有多种含义,其中主要含义包括自然本体、宇宙创生力和大千万象运行规律等,而“无极”也可以说是宇宙本体另一称谓。
不管佛经、易经还是圣经,我们在领悟经典过程中必须“触类旁通”地去关联性理解,不要死在“概念”上!对于宇宙“本体”及其与万物关系之描述,即道与术之间关系的解读,是所有经典中最难跨过的一关。在易经中对于无极、太极以及阴阳之间的关系,非常难以悟达。下面试举一例来阐释其内涵。例如宇宙犹如一个永恒转动的由黑白(阴阳)两花构成的万花筒。其中没有阴花阳花的“虚无状态”的万花筒就比喻为无极,而其中黑白不分混沌未开的花瓣就是太极,黑白两种花瓣犹如阴阳分开之喻。无极是“虚无”状态,故无极是宇宙本源,太极是“阴阳未开”状态,故太极是创生万物的本源。《道德经》称谓的“无中生有”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又化演出万物的过程。
20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