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初读这句话,我想起耳熟能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本身的意义远大于读书习得知识所带来的能量。
“学校,所以养士也。”学贵履践可以理解成一种教育主张,在前期的人才培养方面,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教育出真正脚踏实地肯做学问的人。但若不将学问转化为社会所用,两句话似乎彰照了双重境界。如果说学贵履践侧重于对自我学习的要求,沿袭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最后落脚点仍旧归于做学问,那么经世致用无疑更进一步,做成的学问只有投入于国家的运作当中,对社会有裨益,才算是有了用途。
幸运的是,黄宗羲如约履践,于乱世中招募数百人起兵反清,实践了自己的实践思想;不幸的是,身逢乱世似乎注定了他肩扛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人命如鸿毛的年代里,他救不回父亲的命,也阻挡不了末世王朝的衰落。反对封建君主,却因桎梏于封建专制的壳子而变成一种空想主义。提倡经世致用,然而势单力薄又怎能对抗末路王朝的气数已尽?
这么看来,乱世里的思想究竟有无意义?于个人而言,主张学贵履践的大思想家的结局数百年过去,许许多多教条主义的东西都毫无踪迹的消失了,而学习应用于实践的思想却近乎成为一种行为的准则,我想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正如黄宗羲本人所说的“国可灭,史不可灭”,正是这些超前的思想成为茫茫历史中夺目的一笔,百年后依然闪烁着务实主义思想的光辉。
将视野放回现在,两句箴言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学贵履践的主张直刺一些学术报告胡乱不知所云、口若悬河却毫无实践性研究成果的所谓专家的心脏,而不同于古代士大夫因阶级限制产生的凝视姿态,当代的经世致用更多的展现了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谦恭姿态。学问一旦投入于为社会发展而服务的进程中去,才算是真正有了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