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读书,是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以至于看到读书而不尽信书,好的书也有不足错误的地方很是疑惑。后来,经历一些人和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有些书不足和错在哪,心却有些不满,为什么要会有不足错的,又经历了一些事,明白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书本是智慧的载体,当然也会有不足的地方,且有些事确实不好说清楚。比如,书本教我们要善良助人,同时也教农夫与蛇的故事(即好心的农夫救了冻僵的蛇后被咬死),让我们知道助人也是帮助好人而不是坏人,可我们怎么区分好人和坏人呢,现实中彭宇扶老人被讹事件让人明白,陌生人都可能是坏人。书本的作者早就知道会有人因善良助人而受伤害,可该怎么写呢,为最大限度避免损失而写不要善良帮助他人吗。于是,善良助人还是要有的,同时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就成为了折中做法。
善良有善良的代价(做了事反而吃力不讨好)和收益(自己身心愉悦更加正能量且能收到好习惯人脉事业),不善良有不善良的代价(变得麻木和失去一些精气神)和收益(少了很多麻烦,多了时间精力)。
作为人很难把握住最好的分界点,能做只是好事还是要做,只是代价太高的好事就别做了。
其实把事做好就是好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