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学习的四大误区,快看看你踩坑了几个?(上)

棕棕的原创n+11篇

全文约6300字,

预计阅读10分钟

标签|高效学习

很多人一提到“学习”就头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脑中的“学习”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有很多误区。

那如何避免这些常见误区,找到学习的真正方法,爱上学习,通过学习来过上理想人生呢?

《认知天性》这一本书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的作者亨利·罗迪格和马克·麦克丹尼尔皆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他们和故事作家彼得·布朗共同写出了这本诠释学习与记忆工作方式的作品。

此书主要分为四大版块:学习的误区,学习的正确方法,学习的生理机制以及给不同学习者的建议。

在上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为大家介绍前面两大版块,并且运用文中提到的方法穿插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大家学得更好,记得更牢。

秉承着“学以致用”的理念,此篇文章的正确阅读方法是:先检查自己是否正处于每一个误区,如果答案为“是,”则继续读下去,并猜测和思考应对方法,再对比和我给出的方法的异同(生成性学习)。如果答案为“否,”则可以跳读或略读。

误区①:频繁、集中、单情境学习(填鸭式学习)

回想我们小学初中背诵课文,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在教室一遍一遍反复阅读去记住,而非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想象文章描述的场景去记忆。当时背诵完之后,就不再花很大心思去理解和复习。

这其实是效率相当低的一种学习方式:浪费时间,只能保持短期记忆,破坏我们的“元认知。”(让我们误以为自己记住、理解并且可以运用)

有这么一个测验,研究者列出12张普通硬币的图片,让人们从中找出唯一正确那一个。虽然人们见过无数次硬币,但还是很难自信地判断哪张图正确的。不如你现在就试一试,在网上找出真假硬币图片,自己判断几次试试看?

另一个实验是,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类似于课堂的学习场景,让148名学生阅读一段材料,一些人只读一遍,另一些人则连续阅读两遍。结果证明无论哪组学生,哪个学校,什么测验条件,重复阅读都没有多大益处可言。

应对方案①:间隔、穿插、多样化学习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有效呢?

因为间隔练习会增加回忆学习材料的难度(根据比约克的学习理论,越难回忆的材料,想起后就记得更牢),从而加深记忆痕迹,由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

穿插学习即在同一个学习主题下进行的不同项目,学生时期的大型考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会将不同章节的内容打乱进行测验;它的题目类型很多,比如填空、判断、选择等等;它的单选题会给出几个有细微差别的选项让你判断……

这样做能提高我们辨析异同的能力,让我们对学习材料形成更深刻、更细微的理解。

多样化学习(打乱学习材料的顺序,变换学习的情境)则避免了“系列位置效应”和“情境依赖效应”(只对学习材料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印象最深刻,只在特定情境下回忆效果最好)。

想一想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真实世界的问题往往是不会按照特定规律出现的,因此模拟真实世界的问题出现形式——间隔、穿插、多样化,就能更好地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②:孤立记忆新知,忽略应用场景

学习时大多数人都会踩的一个坑就是:将新知孤立记忆,而非和旧知打包记忆。

原因有三:确实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学过但想不起来;没有刻意联想的习惯。

学习其实也有二八法则:熟悉的内容(旧知)占80%,陌生的内容(新知)占20%,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比较好。

如果新知占比过大,理解并记忆的成本就会随之提高很多。

忽略新知应用场景,主要还是由于大脑怕麻烦的天性:思考应用场景时感到困难,就直接放弃(应试除外)。

用功利一点的说法,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如果无法记住,也不了解应用场景,那不就等于“没学习”吗?

应对方法②:新旧联系,挖掘优劣,细化场景

当接触到一个新概念,可以想一想:在学习到这些之前,我了解哪些相关知识,我的想法做法是怎样的?学习这些之后,我的想法做法有什么改变?

如果这个知识对于你而言,陌生内容的比例过大,那么可以通过“人、网、事、书、课”的方式将其全面包围,总之一定要想办法建立“新旧联系,”这样才有助于后面真正理解记忆并运用。

如果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就试着从这三个层级去分析:原理层(如大脑工作原理、物种进化原理),认知层(如创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应用层(相关方法论)。

再分析它的优势,挖掘它的局限,譬如自问:什么情境下这个概念不适用,甚至会产生反效果?

分析之后,便要处处留意生活中可以应用新知的场景,见缝插针地将其使用起来,让“新知”升级为“旧知,”以便将来学习更多的新知。

毕竟,一个再好的理论,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它就只是信息。最重要的步骤是亲自实践,将它升维——赋予“信息(I)”独特的经验值,内化为“知识(K),”不断迁移、改良形成“智慧(W)。”

误区③:书本上的理论、专家的看法就是权威

从小的教育遏制了很多人质疑、提问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培养成只会被动、全盘接收的学习机器。

但是,如果想要离真理更近,你就必须要明白:没有一个人是绝对正确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理论适用于万事万物,所有理论都只在大家默认的一个特定情境下才成立——换个情境,它就不一定适用。

比如,量子力学不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世界,牛顿力学不适用于微观低速的物理世界。

若无法学会主动辨别知识可信度,批判性、选择性吸收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限定理论适应用的范围,那么就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

应对方法③:培养批判性/逻辑思维,学会提问

关于批判性思维,推荐大家阅读尼尔·布朗的《学会提问》这本书。

文中还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海绵思维和淘金思维。

海绵思维学习者常常对信息全盘吸收,不去甄别和判断其正确性和实用性,不深入思考。

淘金思维学习者则有效率得多,他会将阅读转换为双向的交流,主动参与,向作者发问,随时准备与他辩驳。

或许这两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对立的的,它们会交替出现,你现在是哪一种呢?

书中还介绍了多种常见的影响我们学习的心理学效应,提醒我们如何避开这些陷阱。

它用不同的名词概念区分日常容易混淆的知识,比如“描述性论题”(事实)和“规定性论题”(观点),详细介绍了它们之间的不同,教我们辨析其微妙的差异。

另外,还有一个好用的工具推荐给大家:图尔敏论证模型。

它由六大元素组成:主张,依据,正当理由,支援,反驳和限定。

主张即“结论,”要使结论成立,必须要给到(明确的)“依据”(依据一般属于客观事实)。(隐含的)“正当理由”是“依据”到“主张”之间的桥梁。“支援”则是对“正当理由”进一步支持。“反驳”是对“依据”“正当理由”和“支援”的怀疑和反对意见,可以由此得出“限定”(即:结论成立的范围)。

以后阅读、写作、沟通时,对于似是而非的断言,都可以用图尔敏模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漏洞,保持头脑的理性和睿智。

误区④:无错误辨别学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家斯金纳推崇在教学中使用“无错误辨别学习”的方法,催生了这样的授课技巧:向学生一点点地灌输新资料,在这些资料还没被忘记的时候立即测验,这样消除了犯错的机会,便于应付考试。

这就像每一次章节测试时,老师会提前说明,我们则花很大心思复习这一章节的内容,尽量避免犯错。

这样做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导致的也是短期记忆和错误的元认知。

短期记忆会让我们完成测试时感到不费太大力气,大脑会误认为已经记住了学习材料,不需要再花额外的努力去巩固它。

其实,犯错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对错误进行纠正这一行为本身,也能强化学习的效果,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应对方案④:改变心态,反思错误

首先,要从心态上接受“犯错”——你尝试去解答问题,已经比那些无法接受错误或干脆回避难题的人努力很多。

其次,要认识到“犯错”并非坏事。它刚好检测出了你的薄弱环节,巩固了长期记忆,让你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应的能力。

最后,学会反思错误。

学与不学的一个区别可能就在于,人们是否培养了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为什么错,哪个知识点混淆了,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差异,下次该如何做答等等。

反思涉及多种认知活动:检索旧知识,联系新体验,重构生成答案,建立心理表征……这些活动都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以上四个误区和应对方案之外,还要单独向大家介绍两个大招:生成性学习和打造“心智模型。”

生成性学习

什么是生成性学习?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对这个词比较陌生。

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大家早就有所接触,只是当时不明就里:学生时代,试卷里那些看似陌生的、从未学习的题,锻炼的就是生成性学习的能力。

它通常并不是完全孤立完全陌生的题目,它的核心其实蕴含一些你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因此它考验的是你迁移联想,理解本质,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为解答一个问题,你会想方设法地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知识,这会强化大脑中关于这部分的检索路径,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它们更容易再次提取。

虽然这种尝试有时会失败,但是恰恰是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的对比,让你将这原本学得不够扎实的内容再深深钉在自己的大脑中。这就是为什么考完试后,大多数人对错题的印象要远远大于对正确题的印象。

“解决一个问题总要好过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尝试一个解决方法但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也是要好于不去尝试的。”

这就是生成答案,而不是回忆答案。

“生成答案”考验的是理解能力,而“回忆答案”考验的仅仅是记忆能力。

这么一对比,相信你就明白了自己应该着重培养哪一种能力:理解了(掌握了本质),还怕记不住,无法迁移运用吗?

当然,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回忆答案而非生成答案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退的,但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改变的第一步。很高兴我们已经跨出了这一步。

放在生活中,生成性学习就是“实践试错”,“做中学”,成为“行动者”而非“观望者”,追求“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明尼苏达州的邦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观赏植物园艺师。

她喜欢园艺,但是她最初对如何去行动感到非常迷茫。于是,她采用了“迷茫的园丁”这个笔名,在学习园艺的同时,也发表相关文章。

在亲自实践试错中,她获得实打实的经验;在写下经验的同时,她对书中理论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让每一次的经验为下一次的实践铺路。

她并没有仅仅追求理论上的“最优解”,找到万无一失的方法再去做(事实上这种方法也不一定存在),而是在做中学,边做边学。

只要大目标清晰,实践试错就是在“排雷,”只会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近。

而如果想的太多,却不付诸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不去做,你就永远不会发现理论上可行的方法实践时的效果(缺陷、漏洞、反作用等等)。并且,你可能会为不一定存在的困境徒增烦恼。

邦妮说:“迷茫意味着要在想清楚如何实施计划前就行动,要在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之前就行动。对于我来说,知道自己卷入什么困境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就是把一切了解清楚之后便会有巨大的心理负担,永远无法着手去做这件事。”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方法都能达到目标,只是也许完成度会不同。

追求最优解的人仅仅让理论停留在大脑里,会不断错过在现实中学习的机会,而追求满意解的人找到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案,就直接去做,实践验证其想法,再根据现实情况慢慢调整优化。

“追求满意解的行动者”和“追求最优解的观望者,”谁的收获更大呢?

大家现在应该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打造“心智模型”

什么是“心智模型”?

简单来说,它就是头脑中的App,即特定功能+应用场景。

举个例子,相信你就能明白。

学车时,我们要进行两大类别的考试:理论(科目一和四)和实践(科目二和三)。

其中每一个科目又包括很多子主题,就比如科目二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直角转弯,曲线行驶这五项。

内容看似很庞杂,但是花一两个月不断记忆、练习、反思,学会之后,所有的流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组合成“开车”这个心智模型。

当你坐上车,握着方向盘(应用场景),你就自然而然调用出这个心智模型——开车上路(特定功能)。

通常情况下,你开车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你就能比新手更敏捷地处理复杂路况、意外事件等难题。

也就是说,心智模型是越用越好用的,并且越来越容易加入新的内容(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无限大的)。另外,它还有一个特点:即使很久不用,再次使用时,也会比新手掌握的更快更好。

心智模型也和心理学上的“结构构建理论”相关。我们接触新资料时,提取核心观点,并从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框架,就是“结构构建。”

高级结构构建者能更好地学习新资料,因为他在学习时会将资料在脑子里分类,按照自己最容易理解的框架重新编码记忆。而低级结构构建者则无法找到学习资料的框架,无法区分重点和非重点,被过多的概念干扰,也就无法有效地理解并记忆,更不用谈运用了。

笔者曾经就是低级结构构建者:阅读时常常按照作者的框架来,线性思维,找不到重点,读了就忘……而通过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收获这方面的“心智模型,”现在正在一步步地朝着高级结构构建者的方向进阶。

因此,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将一项技能打造成“心智模型”(内化)。

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个方法,有位读者小伙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心智模型是不是个人专属的,是那种学不会、要靠自己领悟的?

对此,笔者的回答是:

心智模型可以是普适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它是可以获得(学会)的,有两种方式:

①自己打磨

②借用他人的

两种方式适用的场景稍微有些不同:

①自己打磨心智模型: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多种场景下多次实践验证,每一次都进行反思复盘,记录下来。

优势: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更好的迁移应用,记得更牢。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代言人。

局限:需要有把它传播出去的动力(我想传播出去)和能力,如宣传能力,文案能力,营销能力等。

如果最终无法获得利益(精神上或物质上),那么如此费时费力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坚持下去(非利勿动)。

②借用他人的模型:很多书籍、课程、产品只是一种载体,其实传播的就是创造者打磨得比较成熟的“心智模型,”可以直接使用。

优势:在够用就好,无需精通的领域,直接使用他人经过实践后得出的心智模型,是省时省力的好选择。

局限:通常你只看得到表面的方法(应用层),或者说大体的框架。其原理、本质、细节,还是需要自己不断实践去填充和完善的。

对于想要或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效果才最好。

其实,在高阶学习者看来,这两种方式是不分彼此,互相融合的。方法、工具都是为人所用的,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才最重要。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打造”心智模型(内化)和“传播”心智模型(外传)是不同的学问。

前者是“自己懂,”后者则是“让别人懂。”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前者是“你会开车”这一技能,后者是“你会教别人开车”这一技能。

并且,内化和外传的顺序是不可逆的:只有先内化,然后才可能外传。只有先让自己比他人理解得更加透彻,然后才可能教给他人。

如果你现在对于打磨“心智模型”产生了兴趣,却不知怎么开始,那么可以加入“棕棕的思想夜宴群,”从与各位不同领域的优秀小伙伴一起进行知识IPO(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每周讨论一个话题开始吧!

好了,《认知天性》上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四个误区你躺坑了几个呢?两个大招你是否愿意尝试一下呢?

【小练习】

四个误区是什么?

四个方法是什么?

“生成性学习”是什么?

“心智模型”是什么?

【重要概念】

生成性学习

心智模型

批判性思维

做中学

满意解

结构构建理论

知识IPO

【知识源头】

公众号:

L先生说

(培养逻辑思维,扩展认知,打开心智的首选)

书籍:

《跃迁》

《学会提问》

《认知天性》

【工具推荐】

幕布

印象笔记

讯飞输入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