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已经退出了微信小程序。
熟悉的人可能知道,得到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主推的一款“知识服务”产品,在微信小程序上的名字是“得到plus”。但目前再去搜索,显示“未搜索到相关小程序”。
对此,得到官方的解释是:
本想做一个轻量级叫床服务,但过程中发现技术难题无法攻克。加之创业团队开发资源有限,所以不再投入精力做小程序了。
此外,网络上也流传着一张疑似罗振宇言论的图片,图片中称:
我们决定不做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说。
截止到今天,小程序已经推出一周了,用户和市场的真正试炼下,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得到只是其中一个退出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被用户或者是媒体关注到的小程序,也悄然消失在了微信中。
那么,小程序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点在其推出前和推出时都众说纷坛。如果借着得到等小程序的离开再去看腾讯给出的说法,或者更有深刻的认知。
张小龙说: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当小程序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这一理念带来的冲击。因此,大部分评论道,微信小程序将会与应用市场争夺分发业务。
但这已经是一个老概念了。早前百度的“轻应用”,YunOS的“Cloud Card”都有类似的理念。
除此之外,张小龙的话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小程序的入口。
对于市场来说,这是创业者链接用户的主要实现形式,官方的表示是“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当然还有其他的入口,在张小龙的官宣中,并没有透露出来,可见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扫一扫”必须要有扫的那个动作,长按和保存图片扫描均无法进入。就目前而言,进入微信小程序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搜索。
而且对于搜索,除了腾讯系产品,需要完全匹配。比如得到的产品,用得到肯定是无法搜索,需要搜索“得到plus”才能显示出来。
综上,微信更想要的是用户去扫一扫。“扫”这一动作,自然是要在个体的手机之外,才能实现。二维码由其他人提供,然后让用户去扫描,或许就是微信的目的。
以此来看,去哪扫,谁提供,或许就是小程序的定位所在。
去哪扫?肯定是线下。
谁提供?线下的商家。
所以说,哪些不明真相,不懂要干嘛的,想要先占个坑,往后看看的,可能要认真考虑一下了。
或许还有线下的产品通过微信小程序获得了成功,秘诀无非就是新鲜感。
在微信小程序无法沉淀用户的机制上,怎样提高用户黏性,将会是一座大山,更何况小程序在微信中还只是一个二级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