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扎实。
我读《少有人走的路》整本书快读完了。每一字都从声带到嘴巴,然后发出声音来,但是我只有模模糊糊的大概印象,具体细节描述不清。就像我的近视眼带给我的感觉一:能够看到人和物的大概轮廓,但如若细致描摹就会失真。还很像打上马赛克的图像。
不过,因为在群里听大家的读书和分享,很多不清晰的开始清晰起来,而且因为书友之间的提问互动,思维碰撞,以及从书籍之外的相关内容的补充,让一起分享的部分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起来。这种效果,比我单独再读两遍三遍还要透彻很多。
比如,什么是神经官能症?
群里的分享是:神经官能症,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它是痛苦的妥协物,是无法面对痛苦而产生的身体反应。神经官能症症状不严重,没有幻觉、妄想之类的精神病症状,不会产生伤人或自伤情况,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常常主动要求诊治。患者通常具有如下特征:感情丰富、细腻、敏感、警惕、多疑、缺乏安全感、个人欲望强烈、思维能力发达、内省力强、做事执著、道德感强、纪律性强。
书中提到推迟满足感。并且举了一个案例。我感觉我和那位女士一样,面对每日的事情,总是挑选容易的先做,把困难的推迟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再去做,或者推迟到最后,借口没有时间了,不再去做。虽然总是感觉有种挫败感,但还是维持着这样的模式不变。了解到这一点,我得直面我的问题,勇敢的迎接挑战,先苦后甜。就像我吃食物的习惯一样,总是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细细的品尝和享受。
以下是群聊记录中的精彩回放:
说到“延迟满足”,大概大家都会想到最著名的那个“棉花糖实验”。从1963年开始,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先后在600名3-6岁孩子之间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第一批有32个孩子参加,最大的5岁8个月,最小的只有3岁半,他们被要求在充满诱惑力的棉花糖前做出选择: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去吃掉面前的棉花糖,那么15分钟之后会被额外奖励一块棉花糖。如果没坚持住吃掉了,那就没有额外的奖励了。
米歇尔教授离开之后,房间内的摄像机记录了孩子们面对诱惑的各种真实表现——
有一部分孩子,在教授离开之后立即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
一部分孩子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手盖住眼睛,或者目光转向其他的地方,或者踢桌子玩;
还有的孩子试图去闻一下,舔一下,或者偷偷咬一口,希望教授回来之后仍有奖励。
时间到了。差不多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真的坚持了15分钟,并且得到了额外的奖励。过了十八年(1986年),实验小组回访了这一批获得额外奖励的孩子,发现他们很多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表现优秀。
1990年又有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实现“延迟满足”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在SAT的考试中成绩比同龄人更加优秀。
在2011年的时候,第三次跟踪调查发现,那一批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在事业生活方面,的确相对来说比较成功。
这个棉花糖延迟满足的实验,是近代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以至于提到发展心理学里的“自控力”的时候,老师们必定都会讲到它。
而在传播的过程里,这个实验也被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成功来自自控力。
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哭声免疫””延迟满足”一起,被用于很多训练孩子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家庭教养中。
比如:
几个月的孩子就被训练自己入睡,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孩子喜欢一个玩具,不能立马就买给他。
孩子哭了不能立马抱立马问,必须要先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冷静一下。
但这样的孩子,真的就变得能自律,能自控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延迟满足”养大的孩子。她告诉我说,从小她哭了她妈妈从来不抱她,要求她自己先好好想一想。想要一个洋娃娃或者一个公主裙她妈妈从来不会当下给她买。有时候她妈妈也会送她礼物,但都是妈妈挑好的,不是她最想要的那一个。
其实,能够延迟满足是因为曾经很好的被即时满足过。所以其实很多家长在这个实验之后,走入了误区。
在整个棉花糖实验中,有几个细节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延迟满足能否实现的关键: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在4-6岁的年龄范围,最小的孩子也有3岁半。而4岁之前被迫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来自身边的安全感也尚未建立完善,这个时候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反而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丧失。所以首先,延迟满足和即时满足是和年龄有关的. 越小,越要即时满足越小,越是在建立安全感,越小,越需要即时满足,而非刻意地让孩子有剥夺感。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感。第二,我们要注意到,所有的决定,都由孩子主导。面对美味的棉花糖,是立即吃掉、等一等再吃、还是忍着不吃?所有的选择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没有任何他人的命令,也没有外界褒贬的评价。第三,父母想要孩子延迟满足,那需要在在信任的状态下才能谈延迟满足。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补充实验2013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Richard Aslin等人曾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只不过这一次的道具是蜡笔。
在实验中,他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大人是否遵守诺言。有一半的孩子,无论是否坚持到最后,都无法得到更新的蜡笔;而另一半孩子,则依旧按照说定的计划执行。
结果显示,那些经历过大人食言的孩子,在后续实验中的自制力大大降低,坚持下来的比例仅仅是另一半孩子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想让孩子做到延迟满足,家长守信是关键。只有遵守承诺,孩子才会发现等待是值得的,他们的内心充才会满信任。很多父母为了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往往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会拒绝孩子的要求,并许诺过段时间兑现。但可能一个转身,他们便将诺言忘得一干二净。反复多次之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被破坏,他们不再相信父母,当然也就很难做到发自内心地愿意等待。人性本身的趋利性,会让孩子优先选择及时满足。毕竟,这种“爽”的感觉是马上就反馈的。面对延迟满足,孩子不愿意等、闹脾气,往往是因为他们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他们考虑不到延迟满足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一味强制要求孩子等待,等待之后却又不了了之,几次过后孩子便形成了一个概念:等待的感觉一点都不爽,那下次我为什么还要等呢?
因此,想让孩子配合延迟满足,家长首先应该替他们好好分析一下等待的利弊,要先让孩子“爽”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