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跟之前公司的几个朋友吃饭。自打我跳槽出来创业之后,跟他们聚的很少。彼此寒暄后,他问到我的近况,我说天天就是瞎忙,东奔西走的。
问了他们,他们都是几乎统一的说辞:反正就是那个样子吧,不好不坏,每天的日子都差不多,就是感觉特别没劲。
然后席间我们喝啤酒撸肉串,他们从头到尾的语言里都伴随着一些郁闷,不爽。诟病公司的用人制度,诟病领导一天到晚没有事情瞎折腾,用屁股指挥;诟病很多人站着茅坑不拉屎,无所事事却待遇丰厚;不爽他们每个月守着那点工资过日子。
反正就是一个字:憋屈。
我说你们稳稳当当,朝九晚五的多好啊。不像我们,天天睡不好觉,天天心里都慌,天天都要为了下一顿饭操心,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
他们说:你是从我们公司出去的,你自己说说,朝九晚五的生活,除了给你一点心理上的安稳感意外,还有啥?
我无力辩驳。
2
我在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内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安稳感。我小时候家境贫苦,吃了太多苦。父母外出打工,跟着工头到处做工程,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迁徙,我也跟着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吃着最差的菜,穿着最破的鞋,学费每次都是到处借,到处拖。因此,我内心里对安稳有了一种骨子里的渴望。
所以,毕业后我幸运的进入了还算不错的公司,当时的同学们也羡慕,父母也替我高兴。毕竟,在如今这个就业压力异常大的时代,能进到一个大公司,一生的安稳就算有了保证。
在我们中国,稳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压倒一切的东西。或许古语有言:不患贫而患不安,千年的传统意识深深的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烙印。
记得刚进公司的头一两年,内心真实是安稳的,踏实的。早上9点上班,中午十二点后到两点可以休息,下午5点半下班。平常加班也少,中午公司管饭,伙食也不错。逢年过节的,公司也会发点日用品,毛巾啊,洗衣粉啊。过年还发点年货之类的。然后为才进公司的同事准备的有职工宿舍,租金非常便宜。
那个时候,心里真是安稳。工作压力不是很大,当然自然而然的工资也不会高,一个月就一千多元钱,相对那些什么大国企,外企的人来说福利待遇不能同日而语。但是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那样的颠沛流离,为工作,为住所到处奔波,心里有一种很强的满足感,甚至有一丝丝的优越感。
这种满足感和优越感,带给人一种莫须有的兴奋和痛快。但是那个时候内心并没有想很远,也没有思考以后的人生和职业怎么走。反正就在那种朝九晚五,有条不紊的环境下,惬意的,悠然的生活着。
安稳这个东西好处在于让你心里踏实,坏就坏在,他会让你陷入一种假象,认为这就是人生最佳的结果。而时间,在安稳的状态下,就显得特别的宽裕,也流逝的特别快。
我就这样,安逸的度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七年。
3
在我快要满30岁生日的头一个月。有一天早上起来,我突然发现心里很不爽,是那种 极度压抑的感觉,及时突然这目前的状态腻了,非常不想去上班。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自己遭遇了职场“七年之痒”。于是我试着去调节自己。可 是,越到后来,越是无法克制内心的那种压抑。以前感觉理所当然的工作突然变得那 么的无聊。曾经的那种安逸的状态,在那一刻让我觉得是那么的恐慌和厌烦。
每天早上坐在电脑面前,我就对接下来的这一天感到厌倦。开会的时候,我基本上全程走神。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内心突然是那么的抵抗。办事效率变得非常的低,情绪也很低落。
晚上回到家里,整个人就感觉像是一个抽空了灵魂的皮囊。然后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也是极度的不想去上班。有时候忙起来,或者跟同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那种内心厌恶的感觉会短暂的消失,但是每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那种感觉会迅速的占据心头。
借用年休假的机会出去调整了下,希望这只是一时的不快。可是等到重新回归工作中,仍然是找不到状态。我也试着跟其他同事聊天,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开解。可是他们都跟我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好日子过习惯了,就想要瞎折腾。
我开始也怀疑自己是瞎折腾,是好日子过惯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说服自己去调整心态,去努力的面对这每天波澜不惊的生活。可是内心,就是无法平静。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一直到我30岁生日那天。那天早上,我在公司的园区看到几个五十几岁的老员工。他们顶着一头半花白的头发,稍稍的弓着背,肩上斜挎着包,见到了领导点头哈腰。他们放声的大笑,眼睛里闪烁着活久见的那种世故。
我突然意识到:他们也许就是二十年后我的样子。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涌现出一种莫名的寒意。
于是我开始梳理我过去七年,过去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历程。我发现,自己真正有用的能力没有学到多少,与社会却渐渐的脱节了。在我的那个小圈子里,我的见识,我的思维极度的落后于时代。我近乎成了一个完全脱离不开目前环境的准职业废人了。
这种觉悟,让我突然对朝九晚五的这种安稳产生了莫大的抵抗。
我真的不想让我的职业生涯,让我的人生,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状态下持续。你奋斗,可是他们论资排辈。你不奋斗,就白白虚度光阴。朝九晚五的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扼杀扼杀了我的斗志,夺走了我的精气神。
所以,在过了30岁生日的第二天,我就下定了决心,我要作别这种安稳的,朝九晚五的日子。
4
人生的很多时候,下决定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这种关系到一生职业发展的时候。
要跟目前的这种安逸说再见,痛快的划清界限,说心里话,非常的难。但是我自己内心也清楚的知道,从这种安稳状态下离开,可能最开始会不适应,也许会后悔一时;但是不离开,注定会后悔一生。
后来,偶然读到罗曼罗兰的文章。他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以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有的人看似活了一辈子,其实只活了一天。因为他们的一生都是那一天的重复而已。
突然间,心里有了莫大的勇气。
于是,果断的在年底辞职,与几个朋友搞起了艺术培训的行当,加入了创业的大军。创业的日子委实是煎熬的。不知道项目能不能成功,不知道我们那几个人能够支撑几天。到处奔波找场地,找老师,发传单找生源。
很多个时候,真心是累。吃饭都是吃最便宜的,想要把每一分钱省下来,但是那种充实,那种对未来的期待,真心是我过去的7年中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当我们收到第一个加长打来的咨询电话,当我们迎来第一个上门咨询的小朋友,当我们的少儿书法班开第一堂课,当我们培训的孩子拿到所在区里第一个奖,当我们挣到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心里的那种痛快,真的是无法用言语体会。
马云在谈到自己当年创业的原始动力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发现我今天回过头来想,我看见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晚上出门之前说明天我将干这个事,第二天早上起来仍旧走自己原来的路线。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所以我稀里糊涂的走上了创业之路。“
5
然而我的这些感悟和心得,没有一点儿鼓动别人去放弃目前生活,而盲目的转入到创业的意思。朝九晚五的生活本身没有任何错,中国一半以上的职场人士都是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
并且我也知道,正是因为了有规律的朝九晚五,很多人才可能有宽裕的时间出来陪家人,陪孩子,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朝九晚五的安稳日子,同样可以支撑起我们美好的人生。
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本身没有错。如果你非要说他有错的话,也就是可能会让你产生一种“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矛盾感觉。或者对那些天生不安分的人来说,会让他们觉得无聊和压抑。
因为我本身是不安分的人,所以朝九晚五对我来说不可接受。但是对于我的那些习惯了安稳生活的同事们来说,他们今天跟我说日子没劲,看不到前途,但是他们铁定不会走的。领导的一句“放心,机会总是有的”之类的场面话,又能够让他们安安静静的混好几年。
因此,我可以断定,再过三年,我再约他们出来吃饭,他们照样会发牢骚,会骂娘,但是他们永远不会产生离开目前的状态,去尝试一下其他生活的可能。他们享受的,就是这种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快感。
所以,我每次看到一些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对那些享受安稳工作和生活人不屑的思想时,我常常是不可理解的。在那些人的观点中,人生,貌似只有不断的折腾,只有不断的变,才叫人生。否则就是对人生的亵渎或者浪费。
我极度的不认同这种观点。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做了精辟的阐述。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也就是说,有的人喜欢“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喜欢“放浪形骸之外”。人的一生,有种种选择,只要“欣于所遇,快然自足”,自己认同自己的那种职业生涯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满足于快乐,对其个人来说,就够了。
所以,你住千万豪宅心里爽,有的人挤在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也快活;有的人开着几百万的跑车感觉人生成功,有的人骑着自行车晃悠也觉得生活幸福。有的人不拼命的奋斗就觉得浪费人生,而有的人却觉得,折腾,才是对人生最大的不敬,他们尊崇生活本来的节奏,与世无争,心安理得。
所以,既不需要喝鸡汤,也不需要打鸡血。你瞅准的路,就走下去,这一生,准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