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韩大爷给我们分享的生活小理论叫“享受独处”。
看完今天的小理论,突然回忆起大学刚毕业的那段时光,那时的我,该是有多害怕独处!
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一家研究所,甚至还享受到了最后一批福利分房。
只是研究所地处偏僻的西郊,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实在难以忍受晚上的一个人呆在公寓里的孤独与寂寞。
于是每天下班,我就逃离,跑到10公里外的同学宿舍蹭吃蹭喝加蹭床。
同学毕业留校,住在学校建造的两幢大型集体宿舍里,每两个人一间房,没有厨房,都在走廊开火做饭。
一到晚上,东边红烧排骨,西边四川酸菜鱼,对面再来爆炒肥肠,那场面,那味道,不吃也觉得过瘾。
吃饱喝足,或八卦或打牌或看电视。周末更是呼朋唤友,到处找人玩方能感到存在的意义。
十几年过去,终于学会了独处,即便先生、孩子不在家,依旧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恬淡而安宁。
甚至有一次,先生出差半个月,回来后半开玩笑地问:“出差那么长时间,有没有想我啊”,我脱口而出“好像没什么时间想你”。
即便换做两年前,先生出差在外,要是不记得打电话请安,那也是犯上的大事。
对比前后变化,实在感激习得独处的能力,甚至学会享受独处。
精神分析学者温尼科特指出,
独处的能力指的是“一个人与自己融洽相处的能力”,尤其是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时候,仍能很好地回应内心的冲动与需求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尤其指的是,在什么都不干的时候,你仅仅是与自己呆着。
想获得陪伴但无法从他人处获得的时候,拥有独处能力的人是能够被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或感受等)所陪伴、安抚和慰藉的,且并不感到无聊或空虚,而是自得其乐。
在温尼科特看来,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温尼科特分析得出,我们和自己相处的能力,源于个体在婴幼儿时期获得的“好的独处体验”。
比如,童年时,孩子与母亲各自忙于手中的事务,期间,母亲能够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在成长过程中这种体验需要被不断地重复,独处的能力便随之形成。
在不断重复的好的独处体验中,人们便能够借由母亲这个“外在客体”逐渐获得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安抚自己的“客体”,即一个好的“内在客体”。
回忆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总是妈妈忙碌的背影,她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对于我的需求她常常会觉得耽搁她的事,浪费她的时间。或许这种不好的独处体验,形成了自己害怕独处最深层的原因。
好在,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也在不断练习独处。
其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三个方法是阅读、写作和冥想。
阅读,是一种陪伴
阅读习惯,差不多是在十年前逐渐开始。从看游记开始,然后是人物传记,小说,最近喜欢看哲学和佛教相关的书。
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自己在阅读中体验不同的人生版本。每看完一个人的一生,恍惚自己也和主人公活过一遍。别人版本看多了,自己那点烦恼似乎也不那么要紧了。
夜深人静,手捧一本书,似乎便有了一个伴。即便外面狂风暴雨,内心依旧可以保持一分宁静。
写作,自己与自己对话
自己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前阵子偶然翻到自己怀孕时对孩子写下的点点滴滴,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写作实在是一个保存记忆的最好方式。
之前一直在零零碎碎地写,今年偶遇简书大平台,实在是一大福分。
从自嗨碎碎念,到四处拜师学艺,这一年的时光,被简书填的满满当当。甚至朋友叫出去吃喝玩乐,还老不情愿的,嫌人耽搁时间。
你说,咱还会害怕独处吗?偷着乐还差不多!
冥想,和自己在一起
冥想,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越来越被人发现其价值。坚持三个月试试看,效果好不好自己说了算。
独处,是一种能力,拥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至关重要。
它非常直接地、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存质量,它让我们摆脱对他人的绝对依赖,让我们感到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让我们不恐慌。
愿你早日习得它!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