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是吉刚门里是田鹏
--《亲爱的》
一门之隔,胜隔千里。不变的是对爱的追求和渴望,变的是有的人得到,有的人失去。
人类永恒不变的是情感。影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女人对儿子的爱,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之分,在法制不健全的社会,他们都是受害者,注定没有永远的和谐安定。田鹏变成了那个时代的情感分割品,被拐卖的那天,他就成了吉刚——一个未来的被依附者,即使他最终变成了田鹏,但心中却永远住着一个秘密:我的妈妈到底是谁?即便永远与法定母亲生活在一起,他难道会忘记自己曾经还有一个妈妈吗?记忆是抹不去的,门外是吉刚,门里是田鹏。
影片时以时间顺序展开的,让我看到的全都是生活。
生活场景的高度还原,一看便可感受到简单的真实。收包裹、隔壁邻居、店小二、密密麻麻的电线、嘈杂的市井声全都映入眼帘,印象最深的是那堆电线和红线,红线脱离了电线,但那只电线仍旧会被口香糖粘住,预示田鹏最终还会回到这个地方,但他被惨痛的记忆包围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化的人物设置。卢晓娟——不浮躁、耐心、接受新事物,田文军——保守、急躁。鲜明的人物设置,差异性世界观,这恰恰是设置的巧妙。我记得在《演员的诞生》综艺节目中,宋丹丹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人物一定不能没有自己的声音。在这个片中,同样适用。卢晓娟一个温柔贤惠、勇敢做自己的女人,这符合他之后的言行举止——丈夫乞求得到性生活,她可以勇敢得做自己。田文军,生活在小市井,不肯上进,守着自己的小店铺过日子。李红琴——与外面世界隔绝、不懂法制、顽固。
不同世界的三个人,在这个时代相遇,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这在未来、甚至以前,不变的也是这三类人。
人永远离不开——爱与梦想,情怀的价值观,态度和情绪,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爱与梦想是人的希望,情怀和价值观是人的认知,态度和情绪是人的情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的习惯。
无论田文军、李红琴、卢晓娟以怎么样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生活,他们都离不开——希望,田鹏就是他们的希望。在绿色覆盖一个农村里,卢晓娟与田文军不顾一切把田鹏抱走,李红琴仍穷追不舍夺回自己的儿子,他们这么追逐,我颇受感慨,我不禁地想李红琴做错了吗?她难道没有权利爱这份希望?她拐卖儿童当诛?
她对自己希望的奋力争夺,她没有错,不健全的法制社会,是对她希望的践踏和剥夺,在一定程度下,她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
拐卖,分别。一扇门的里外,就是分别。田鹏是时代最大的受害者,时代下还有无数个“他”,但他们记忆是抹不去的,田鹏亦是如此,门外是吉刚,门里是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