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就改过之因做了探讨,根据袁了凡先生的观点改过需要三颗心,就是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具备了这三心,就算控制了产生过错的因。我们说,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那么今天说说改过的几个途径。
了凡先生说,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功夫不同,效验亦异。就是说按照改过的效果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从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
何为事上改呢?就事论事呗,知道这件事做的不对从此不再做,这种改过方法称之为事上改。比如昨天杀生了,你今天知道了杀生的不对,懊悔啊,保证说不再杀生,但至于杀生为什么不好,打心里不清楚,要么只是听别人说“杀生不好”,或者家里人不高兴,或者自己倒霉了有点忌讳。再比如昨天骂人了,知道不对,从今后不再骂人,至于有什么不好,道理不很清楚,也许会找各种理由,比如骂人的时候头脑冲动犯了病感觉骂人不好,或者吓住了孩子,有些愧疚。
上面现象,还有改过的动力不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改,似乎来自于外部的偶发因素,这只能算事上改,可想而知要改彻di,这种改过难度就很大,一旦外部这些改变的压力不存在了,就很容易复发。要知道你犯过的病根没去掉,仍在心里。虽然一时勉强压住,还是要露出来的。东边把它灭去了,西边又冒出来,这都不是彻di拔除干净的方法。大家想一下,不管杀生也好骂人也罢,为什么很多人难改变呢,因为这些过错并没有在道理上去理解,更没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存在,这种改过的途径觉得就是比较低的等级,也是不彻di的改过之法。
所以第er个就是从理上改。要明事理知道这件事错在哪里。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首先要知道病人的病因是什么,病理是什么,把这些搞清之后,才精细地下药,并尽可能地减少复发。就像了凡先生讲,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譬如想改杀生之过,就应想‘天有好生之德’,凡所有生物,都珍惜生命,都贪生怕死为活着,可是现在我们却要杀它的性命,来满足自己小小的口欲,扪心自问,能安心吗?你想想那些动物被屠割时的惊惶痛苦,再加上水深火热锅炉里煎蒸烹炸,抽筋剥皮,痛彻骨髓,怨恨万分。一餐山珍海味下来,牺牲了多少物命?可是果腹之后,肚子里还不是空空的吗?那些五谷杂粮、蔬果素品也能养活命啊!何必将自己的肚子变成化尸场,来折损自己的福份呢?
你再想凡是有血气生命的必有灵性,与人同体。像牛马大象等等帮我们种田犁田负重,鸟类帮我们除虫拔草,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怎么能伤害生命,下得去手,让这些动物恨我仇我于无穷?所以若能想到此理,见到动物都是同情怜惜,有份慈悲心,就不会下狠手啊!你看我们人类四条腿的除了凳子不吃,带毛的除了鸡毛掸子不吃,还有啥不敢吃的,为了口欲都是罪孽深重。所以我们读了凡四训,一思及此,将有对食痛心,不能下咽者矣!解读到这儿,我都心生惭愧啊!从今后,少吃肉或不吃肉都是修行的必要提升!
第三,从心上改。就是要从心灵上加以纠正,这是比较彻di的改法。了凡先生说“过有千端,惟心所造”。中国有句古语“相由心生,相由心改”,我们想想看,人生下来都是天真无邪的模样,非常可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长得和善,有的人越来越凶恶,还有人长得越来越猥琐,我们说,遗传基yin也许占一部分比例,但它肯定不是重要的,重要的一定是后天自身原因造成的。我们也都这样说,三十岁之前相貌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的相貌就得由你自己来负责。所以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它所呈现出来的一定面带祥和,有春天般善良的笑脸。一个心底不善的人,它长期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戾气十足的恶相,长此以往,在脸上都能看出端倪。
关于如何从心改过了凡先生形象地说“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意思说过错由心生fa出来,一定要从心里改正,就像我们砍伐有毒的树木,直接把它的根斩断就好了,你去一枝一枝地砍,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去摘,那都不是从根儿上解决,所以真正地改过一定要从治心上开始。你要诚心诚意,改过是真修行,不能假大空,不能自欺欺人,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更不能心存侥幸,不然的话,天地鬼神也是专治各种不服,所以改过从心上改那是来不得弄虚作假的。
所以这让我想到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正是他提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他重用的谁,就是直谏大臣魏征!李世民说人有三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李世民看来,这一人镜便是魏征。魏征就是铮铮铁骨,敢说敢骂,他敢于说皇帝的错,直言进谏,而李世民豁达宽容,虚心改过,能听谏言,知错便改。这样的君臣许多朝代都是qian所未有的。
你要知道李世民和魏征一开始也是敌对势力的两方啊,魏征是辅佐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的,后来玄武门兵变李世民取得了帝位,他并没有杀害魏征,而是重用为宰相,魏征一心为国民着想,尽心尽力,帮着李世民治理天下,这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所以一个人善于谦虚改过,上天都会眷顾你,成就伟业都是有可能的!
大家从小语文课本里就知道“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老将自以为自己的功劳大,常常看不起宰相蔺相如,总是对他横加指责。后来他明白蔺相如一直对他谦让而且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shou位后,廉颇自责不已,于是就袒露背脊,背着荆条亲自到蔺府认错赔罪。甚至双膝跪地,说蔺丞相啊,为了国事,你处处让着我,不和我斤斤计较,我还侮骂你,这都是我的错,您用荆条狠狠地抽打我吧。蔺相如见此情景,赶忙扶起廉颇,还摆下酒席,与廉颇促膝谈心,握手言和。
一曲“将相和”,蔺相如与廉颇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同心协力,辅助赵国,使其他国家不再侵犯赵国。廉颇老将认错的故事让他名垂青史,光辉形象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所以,一个人懂得认错,知错能改,只能加分,不会减损一丝一毫的形象!愿我们不仅要事上改错,更要从理上改、心上改,能改就是了不起的人物!
下期我们接着聊,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