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波
在中国,《西游记》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的猪八戒随唐僧西天取经之后便了无踪影。在人间,更没有留下一座供人参拜的庙宇,而在西庄村至今有一个供奉猪八戒泥塑金身的“八戒寺”。相传,这西庄便是西天取经前猪八戒上门为婿的高老庄。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贪吃好色的形象,专门为猪八戒建庙宇,塑金身,香火供奉,这在全国不说唯一,恐怕也是十分罕见的。带着一份好奇,我们踏上了探访八戒寺之旅。对八戒寺早就听说了,无缘拜访,这已是第二次去寻访了。第一次去的时候,行色匆匆,只来到八戒寺的外院,无缘见到八戒的塑像,怏怏而归,这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去之前就打听好了路径。
八戒寺其实就在公路边,坐车沿板桥到北庙的西山脚公路往北,公路边就看见西庄老年协会,老年协会和八戒寺和二而一,在同一院子里。寺前有一广场,栽有三棵千年古榕树,树身要四五个人方能合抱。春天来临,三棵古榕树会吐出三种不同颜色的芽苞,而后扩展为大叶,树冠犹如三把巨伞,荫蔽数亩。叶子长得很浓密,透不进一丝阳光,树下形成了一片浓密的树荫,树阴笼罩着一围清香,八戒寺里的三树缘的壁画的创作灵感恐怕就来源于此,寺前的这三棵千年古榕树,传说便是当年八戒随唐僧取经离家时与老丈人、妻子惜别时种下的呢。
八戒寺所在的村子现在叫西庄,相传,这西庄便是西天取经前猪八戒上门为婿的高老庄。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位姓高的员外,此员外家腰缠万贯,财大气粗,于是就将居住的村庄定名为高老庄。高员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均已许配给人,高家虽家底殷实,富甲乡里,为人厚道,但高太公夫人生女而无男,令高家传宗接代成了问题,小女儿(翠兰)又生得如花似玉,高家就一心想将女儿留于家中。
话说猪八戒当年在天宫蟠桃会上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来,投胎为猪精。一天,他驾着簸箕云四处寻找个舒适的洞府,见雨花庵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山花烂漫,就按下云头,在庵下石花洞落脚(如今的卧佛寺崖洞)。说来也巧,翠兰十六岁那年,一天,偶被色心未改,出门闲游的猪八戒看上,于是八戒即刻变成一个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身强力壮,力大无比,挑柴担草,一可顶三、自称猪刚的青年后生,进入高家。不久之后,便深得高员外一家的欢喜,招赘为婿,与翠兰结为夫妻。这个青年“日食斗米,力大无比”,他在地里耕地,因牛不听话,一拳竟把一头大水牛给打死了。不料成亲后不久,猪八戒那一副好吃懒做的猪相日渐显露。一晚归来,八戒开怀畅饮,酒后法术失控,原形毕露,吓的高家老小魂不附体,媳妇藏匿。为此,员外一家又气又怕,村民们也议论纷纷。为免生事端,猪八戒只好强带翠兰小姐到村后的小岭岗居住。同时靠耕种岗后山地为生,后来人们将猪八戒曾耕种过的地称为“八戒地”。
几年后,居住在“八戒地”对面悬崖陡壁石缝中、脖子上有一石链痕印,高约1公尺的一只石猴子,听种地的村民说及此事,认为这是妖精作怪,于是上天庭禀告观音菩萨,并请下了雷公、电母、文昌、地母等诸位天将,在福陵山云栈洞与猪八戒反复大战,最后收伏了猪八戒。经观音菩萨点化,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时八戒拜唐僧为师,与洞中石猴(孙悟空)、沙和尚同保唐僧西天取经。为感念观音菩萨恩德及八戒被收伏西去,取经成功,被封为净坛使者,荣耀乡里,当地村民对高家女婿的神化更加张扬,说是有本事的“猪神”转世,日久天长,于是高老庄遂被更名为“西庄”,以纪念高家女婿“西去取经”之意。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八戒走后,仅留下画像一张,虽丑陋、懒惰,但其妻高翠兰也不再招配,从此因修缮得道后成为高老庄民众公认的子孙娘娘,被供奉起来。
现在的八戒寺有里外两院组成。外院的门楣上写有八戒寺三字,贴有一幅对联:吴承恩写八戒始于西庄,西游记说神化来自民间。寺的前院正殿供奉着高翠兰世俗化了塑像:子孙娘娘,像前香火不断,据说,凡到此朝拜的香客能求财得财,求子得子,百病消除,十分灵验。当天,就有两家人家来还愿,一家求子得子;另一家做生意,求财得财,生意兴隆。八戒寺现在已经完全世俗化了,按理,这里是佛寺,应该吃素,可是,来还愿的两家人,却是杀鸡宰鹅,大鱼大肉,按寺里一老人的说法,来还愿的人,吃荤吃素自便,采用这种折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乐于接受,才能香火旺盛。其实,发源于印度的佛教,自它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中国化了。外来的事物,不世俗化,不本土化,是难以站住脚的。外院是老年人活动的地方,还有个医务室,在同一院子里,人得了病,有人求神保佑,有人问医,两者共生共存,恐怕这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
从外院子孙娘娘塑像的一道小门进去就是里院。门很小,如果没有寺里老人的指点,根本不知道还有里院,自然也就看不到八戒像了,这也是第一次来时没有看到八戒像的原因。庭院深深,主角在里院呢。进入里院的正殿,抬头一看,不对呀,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还是老人的提醒,“猪大佛在走廊上。”在当地人眼里,叫八戒不雅,猪大佛才是八戒最好的名号,人家西天取经有大功,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佛啦。老人一脸的得意,那眼神仿佛猪大佛就是他家的邻居后生。
殿外南侧供奉着主角:肩扛九齿钉耙、头戴僧帽、足穿麻鞋、身穿蓝布衫、腆着个大肚子,一副憨厚模样而又威风凛凛的八戒像。由于香火烟缭绕,八戒的脸早已被熏成了古铜色。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这里烧香上供,供奉不断,求八戒保佑家人孩子平平安安,百病不生,据说十分灵验,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慕名而来呢?观音菩萨在正殿里,八戒像在殿外一侧,恐怕是佛教进入中国后也有了等级差别,八戒毕竟不如观世音,所以虽然叫八戒寺,观世音还当是在正殿,八戒像在殿外一侧,尊卑有序嘛。正殿的左右两侧各有两幅壁画,一幅反映的是猪八戒与高小姐耕种的情景:八戒手持九齿钉耙,上下舞动在翻地,高小姐来给八戒送饭,好一幅田园生活的画景……另一幅反映的是猪八戒投胎下凡的福陵山云栈洞,同唐僧取经与家人分别时栽种的三树缘……
听说我们来看八戒像,寺里的老奶奶热情高涨,一边为塑像拂去灰尘,一边介绍说:“我们村里的猪大佛可灵验了,学生来了保佑你考大学,老板来了保佑你发财……”“北京、昆明那些大地方的人都经常来呢!”老人做起了广告,更多的是自豪!八戒也可以成为偶像,堂而皇之的受到供奉,民间真的很宽容。传说就是传说,至于怎么上了小说,或是小说回到了现实,都不重要了,关键是村民们对此深信不疑,每年虔诚的供奉,经久不衰。当地村民为纪念收伏猪八戒的各路神仙,每当农历正月二十三前后三天举行庙会,八戒寺的庙会,年复一年,已延续了五六百年,凡庙会期间,村民弹洞经,耍龙舞狮,各种活动热闹非凡。每当农历正月二十三前后三天,保山坝子及山区村民近万人云集八戒寺,烧香叩头,祈求平安,很是热闹。在祈求平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守衙",就是在寺庙里与诸神共住一晚,以示虔诚,让自己的祷告灵验。
整个村庄里的相关名称都与猪八戒故事有着必然的联系。至今,在西庄周围,如今还有许多与猪八戒传说有关的遗迹。据说当年酒后法术失控,老猪一怒之下,妖性大发,将庵前土地拱成泥塘烂坝(今浪坝村),还不时从洞内暗河放出大水,淹没了附近的村舍田园,殃及人畜。恰逢一傣族货郎路过,见势不好,舍身堵水,横卧洞口,救生灵于水火,此举动感动了上苍,点化成佛,即后称卧佛(今卧佛寺卧佛)。离寺约30米处,有一河,是当年猪八戒打飞窝,滚泥浆洗澡的地方,当地人取名为八戒箐,后因高老庄改名为西庄,此河也随之改为西庄河。
当地的许多人都说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原叫高老庄后改名为西庄的村里。与猪八戒相关的其他故事早在《西游记》产生之前就已流传。《西游记》中有关猪八戒与高老庄故事的素材可能源自滇西的这个小小村寨。想想看有一定的道理,要不保山人怎么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南京应天府迁来的呢。吴承恩生活的前期,特别是明初洪武年间,是中原移民南迁边陲云南最多的时期。此中有归乡者,可能与吴有所接触。吴便把这些归乡人带回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形成《西游记》中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如八戒寺对联所说:吴承恩写八戒始于西庄。
离开八戒寺,想着“西游记说神话来自民间”,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