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能知道的事物太少了,但我们总在不自觉的用自己的经验判断着世界上发生的事。有些事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但还有些事,我们深深的认为自己知道,然后自以为是的开始了批判……
《难以忽视的真相》纪录片的开头中描述了一件事:戈尔六年级时候,他的一位同学曾经在课堂上面对世界地图指出:南美洲似乎曾经跟非洲是一体的。这其实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大陆漂移学说,但在当时的年代,地理老师立即告诉学生:这纯属无稽之谈!
在科学的视角下,孩子的想象在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的确是无稽之谈。但从事实的角度看,老师的批判也的确源于他的无知。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知并不是贬义词,只是太多时候,我们的判断发生在我们被局限的知识和经验中……
一、曾经认为可笑的,到头来笑话了自己
魔拜单车现在太火了,我已经骑过几个月,一个朋友跟我在探讨魔拜单车的事情时,她提到有0.5元的单车……“不太可能!她可能没怎么骑过,或者是另外一款租车APP!”这是我当时心里想的事情,“她就没骑过吧?听别人说了一些,就好像骑过一样再跟我讨论……”。这些判断,都在昨天被“打脸”了,我骑了一款没骑过的魔拜,结账时只花了五毛钱……
我经历了不少,便觉得自己有权去做出评判了,但实际上我也许并不了解……不可回避的人性让我们在一点点实践后就觉得自己已是权威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带孩子:以前我们都爱站出来教给别人育儿的方法,但实际上我们也只带过一个;现在我们会觉得老二会比老大带的更从容,结果发现老二成长轨迹跟老大完全不同……
一年前,朋友跟我提到他们朋友开了一个高大上的教育会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专家”在单面镜后的房间里,通过耳机,指导父母怎么跟孩子玩儿和对话。鉴于当今社会中心理和教育公司的“五花八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这个太扯了!又是哪来的噱头?现在的商家除了挣钱,还能不能有点严谨的学术追求?!”
半年以后,在一次游戏治疗的培训中,老师提到了一种治疗方式:咨询师在单面镜后观察和反馈给父母,教给他们怎么和孩子更好的游戏……又一次的被打脸
比起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更让我感慨:从大学迈入心理学的门槛,到现在早就超过十年的时间,十年在某专业上的积累和实践,让我认为自己似乎已经有权判断一些事情了。但实际上,我知道的还不够多……即使一个人已经不再是“经历过而已”的状态,他也依旧会陷入无知的可笑之中。
无知这件事是我们难以自知的,尤其是在我们还不理解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样之前,用自己的已知判断完全不理解的事物,很容易被“打脸”!
二、不理解导致愤怒,愤怒带来的批评已经不再是批评
期待没有被满足,会产生很多的不良情绪,愤怒是其中之一。
什么时候,我们会愤怒?
“我明明跟你说了,可你怎么还错?!”“气死我了!”
“你怎么会犯这么幼稚的错误?!”“气死我了!”
“都给你这么多了,你怎么还不知足?!”“气死我了!”
这些复杂的表述背后,只是一句话,不理解!我想不通、理解不了,你为什么达不到我认为理所应当的那个期待?
我不是你。所以我的气愤,是因为我关于你的无知。
老板给员工涨工资,处处想着怎么让你得到更多收入。但员工闷闷不乐,老板对员工始终不在状态已经恼火不已,终于,老板发火了……员工听着老板的话,心理只是回想着原来:那年我太辛苦累到,病假里你唯一的一通电话是问我工作交接如何……几个月里也没等来一句问候!
老师不停的帮着这个孩子补习功课,但学生得过且过,从来不主动,终于老师请了家长。学生呢?只是觉得每一次你主动来补习,就相当于又一次告诉我我自己不行,不努力,不上进……所以我要躲着你。
老板也好,老师也好,最容易陷入自居,也最容易表露自己的批判。表露自己批判的方式,通常是批评。当一个人因不理解而产生了愤怒时,此时的批评还是客观意义上帮助一个人的批评么?批评是帮助人进步的一种方式,愤怒下的批评,却已经变成了发泄情绪的工具。而愤怒的起点在哪?是不理解,更是已经不打算去理解了!
三、孩子的世界你永远不懂,不懂可不代表错了
作为教育人,想到任何的事总会再联想到教育中……
真实的案例:一位老师跟我讲:某个孩子现在的状态是:自己的东西乱扔从来不捡,除非需要用到了,否则掉在地上也不会去理会。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什么方式?”
我问他:“你觉得是什么问题?”
“我觉得是行为、意识问题,从小就没有好习惯!小时候没有养成习惯,落得现在这样”(已经有些气愤了,而且似乎开始迁怒于家长)
“他会捡起他需要的东西,其他的掉了不捡是因为不需要,这个逻辑对孩子来说其实很合理啊?
……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孩子认为需要就捡起来,不需要就可以乱着?”,而不是我要怎么“纠正”他。因为理解,才能更好的避免“情绪下的教育偏差”。
越是教育发达的国家,越是会有“儿童崇拜”的现象出现。孩子既不是大人,也不是无知的个体,他们似乎是一个更为“神奇”的存在,孩子真实的世界比起成人还难以捉摸。面对孩子,我们更需要先去理解,而不是去批判。
遗憾的是:我们最习惯的模式是先判断对错,之后去纠正,如果纠正效果不好,我们才会“假装理解”一下。(为什么说假装?因为我们的理解的目的并不是理解,而是在已经评判基础上的纠正。)还不了解到底怎么回事,就开始判断着是对的,是错的……这个逻辑比起那个孩子来似乎更说不通。
再举个更常见的例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开始都会迎来第一个“叛逆”期。现有的理论解释归因于他们的成长感,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所以开始对家长说“不”。理论也提到,孩子更多是为了说“不”而说“不”,有时候不一定是其真实选择的体现。更多的是他们想证明自己有权力选择了……
试想一下,如果学到或者听过上述理论的家长,在孩子频繁说不时,会是一种怎样的看法?是否还会有那么多愤怒的情绪?如果压根没听过也没想过的父母呢?孩子两三岁,开始不刷牙,不穿衣服,不好好吃饭,不答应回家……父母生气的同时,也还有着作为父母绝对的地位优势的时候……打?骂?强行完成“该做的事”……
知与不知,区别和结果完全不同。更何况:这些是科学上已知的,我们尚且还可以通过学习从无知到有知。如果是那些未知的事情和现象呢?关于孩子的世界,我们的未知太多,所以更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熬制”一碗宽容待人,宽容对待教育的鸡汤。只是从自己经历有感而发,对待周遭的事,对待周围的人,对待自己的孩子……做出判断前,我是否已经真正的了解了?我是否想先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