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总裁天天低声下气追在屁股后面求着跟他约会吃饭看电影,他给你写情书,炸喷泉,挑战教导,在纵目睽睽下大声地对你表白,他幽默多金又文艺,就算你永远都甩他一个臭脸,他就是死心塌地、死缠烂打,此生只爱你一个。
这样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活在我们少女心泛滥的那些年的幻想中,另一个是《最好的我们》中满足了所有幻想的路星河。
阳光学霸岿然不动坐在你右手边,央求你做他永远的同桌,他给你讲题目,打群架,送礼物,带你玩游戏,他聪明阳光又帅气,就算你学习运动样样不行,他还是对你永远耐心。
这样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活在我们少女心泛滥的那些年的幻想中,另一是《最好的我们》中满足了所有幻想的余淮。
这样看来,《最好的我们》就像是青春期荷尔蒙躁动的我们一场霸道总裁和阳光学霸同时爱上我的完美意淫。
但是,我想说,尽管剧情如此老套,这剧还真特么好看。
关于演员。
耿耿的扮演者是谭松韵,别提当初《甄嬛传》大火的时候我有多喜欢她扮演的淳儿,演到她被贱人害死的时候我真是难过了好几天,而在《最好的我们》中她依旧是一点都没有让我失望,这部剧有多火我不知道,只听到看完后隔壁宿舍几个妹子都无一例外地说要去剪耿耿同款发型。
余淮的扮演者是刘昊然,对于他的印象原本还停留在《唐人街探案》中那个有点傻气带着口吃推理超强的王宝强侄子的形象,而看了这部剧不到两集,我便完全被他圈粉,翻遍了他的微博和一堆新闻,发现现实中他也是大学霸一个,而且人家刚满19岁,去年刚参加完高考,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路星河的扮演者我便再熟悉不过了,王栎鑫,几乎从他2007年快乐男声出道我便开始关注他,我对他的最早印象是在广州唱区冠军之战(暴露年龄),那时便被他圈粉,那年他才18岁,那时觉得他真的长得太青春,唱歌太好听。
9年过去了,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王,结了婚当上了爸爸,在这样一部青春片里再次见到了他,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但是作为路星河的他还真是当年18岁时的样子。
关于人设。
学霸余淮与10年前天才江直树的有非常多相同的地方,同样是智商超群桃花朵朵,但又不完全相同,江直树的聪明多半是先天的,不用怎么学习就可以成绩很好的那种,余淮的成绩好除了部分天赋外更多的是毅力坚持学习下的结果,虽然江直树也有烦心和喜欢的事物得不到(恐怕只有湘琴和阿金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但是大部分时候江直树都是那种呼风唤雨神一般的存在,相比之下,余淮的人设便接地气和真实许多,他时常像很多理工男一般不厌其烦地解着一道道物理大题,他也会考试失常,他也会精神濒临奔溃,他就像我们高中时候坐在角落永远默不作声成绩却时常位列榜首的那种学霸。
余淮这个人设(人物设定)原本就很是讨喜,他与路星河的轰轰烈烈不同,他虽然不够自由,与所有人一样束缚于竞赛考试学校规章之中,但是他又足够上进,立志靠竞赛保送清华,足够勇敢,为了和耿耿同桌不惜挑战他妈,观众对于路星河的态度也许较为极端,要么爱到疯狂,要么讨厌至极,但是对于这样看似乖乖仔却不乏些许叛逆的余淮同桌,似乎怎么都讨厌不起来。
有人说,路星河求婚56次,最终敌不过余淮的一句“我来晚了”。
路星河捣蛋、率性、不学无术,他逃学告白炸喷泉,他做着所有看起来幼稚作死的事情,在学风严谨的振华中格格不入,但他又是最真切懂得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讨厌学术,喜欢绘画,便执意退学去考美术学院,被录取后让一直训斥他没有前途的教导主任狠狠打脸;他喜欢耿耿,便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哪怕知道自己喜欢的女生心里装着的另一个男生。
就算是毕业后的56次求婚,最终敌不过余淮的一句“我来晚了”,这不过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就如同耿耿说的那句“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路星河的无所畏惧,是无论耿耿还是余淮都无法企及的,可悲的便是,好不容易等到后来的耿耿放弃公务员,从杂志社辞职,似乎活成了另一个路星河,却爱上了不够勇敢的余淮。
关于剧情。
影视剧曾在一段时间掀起一段青春怀旧热潮,许多已经老大不小的演员上演各种撕B堕胎车祸的桥段,直到观众对于这种根本不现实的“青春”情节失望甚至厌恶,青春片自然被唱衰,2016之后大大减少的青春片,像《谁的青春不迷茫》《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都有意无意地绕过了观众避忌,开始谈情怀谈梦想。
以前的青春片未免用力过猛,都把校园里的青春与激烈、亢奋、荷尔蒙横飞画上了等号,动不动就上个床、捅个人、堕个胎,导演和编剧怕是自己都忘却了青春的模样:是耿耿一样想跟喜欢的男生多说一句话时的纠结和胆怯,是蒋年年一样喜欢自己的老师,天天跑办公室时的激动和暗喜,是像余淮一样投一个三分后在人群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女生的期待神情。
美好到无所察觉的岁月才是真正的青春。
《最好的我们》25集的剧情中,主角们从高一入学,高二分科,高三备考,直至高考结束,演的最多的便是考试和上课,哪怕加上了军训、班级出游、校庆汇演、合唱比赛等各种看起来就很无聊的活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落得枯燥无趣,但这便是这部剧意想不到的魅力所在,兴许是情节的代入感强或者细节的处理贴心,我们都暂时忘记了,剧中那些由考试和上课填满的生活,就是我们都经历过的无趣烦躁的岁月。
作为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回想了一下追这部剧的过程,发自内心地觉得感慨,也曾给它贡献了很多眼泪,蒋年年要离开去北京闺蜜仨吃散伙饭那场,她喝醉酒靠着墙壁说“我好想念一个人”眼泪哗哗下来,我也忍不住地跟她一起哭,写之前本来打算吐槽结局太过无爱,但是回想到这里,突然觉得那里面的很多人,都好似真的成为了身边的朋友,结局怎样已然不那么重要。
有一句话说,千万别以为观众是傻瓜,相反,一部剧用心自然就会得到了观众的反馈,《最好的我们》仅仅四集播放量就已经破亿便是最好的印证。
《最好的我们》就像高中时候我们做过的一个梦,被清晨闹铃和现实叫醒的梦,回到现实,没有率性勇敢的路星河,没有耐心阳光的余淮,你喜欢的男生只会跟你说的“交作业”和“你的试卷”,漫天飞的试卷,聒噪闷热的教室,而离开学校后的我们才知道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是那场梦境中最最美好的主角。
如同那句歌词一般,赐我梦境,又赐我很快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