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觉得到处都坑,指不定哪天就做了“韭菜”,被别人的“镰刀”无情收割。
有人自嘲:“能做“韭菜”也行,至少说明有被“收割”的东西,我啥也没有,只有焦虑,能不能把我的焦虑给收割了?”
你可曾想过,还真有人在收割焦虑——用你的痛,成就他们的好。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伎俩。
第1步
戳你痛点,炫耀你的理想,是他们“吸睛”的拿手好戏
点开手机上的文章,一个个标题就把你镇住了:
——《感谢当年的我,又穷又丑又自卑,让我30岁年入百万》
——《20岁月薪2000,30岁年入千万,我如何靠XX彻底改变命运》
——《只有高中学历,我在35岁实现了财务自由》
——《30岁不漂亮,只能怪自己》
——《当年对我爱理不理,现在的我她已高攀不起》
打开图片和段视频,似乎每个人都活得潇洒自在,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穿着时尚的衣服,化着精美的妆容,高档餐厅出没,咖啡奶茶在手,购物商场畅游……
总之,你没有啥,他(她)就有啥,财务自由、年入百万、漂亮脸蛋、精致生活,一切都是你心心念念渴求的。
尤为奇怪的是,他(她)以前也和你差不多,“当年”也正好没学历、没颜值、没资源、没人看得起。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圈套——首先按照大多数正在打拼的人、正在处于奋斗和焦虑状态下的我们,刻画一个形象,让我们对号入座。尽管“穷”、“丑”、“收入低”这些刻画很简单,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号入座,因为这是我们最焦虑的地方。
其次,说出我们的梦想,并把这种梦想具体化,通常有特别极端,哪怕极端到透露着一股浮躁之气,极端到身边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但“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出自《大众心理学研究——乌合之众》),所以越“吸睛”越好,什么“收入千万”也好,吹破了牛皮也无所谓,人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会忽视这种现象存在的概率。
最后,我们不自觉把这一切和自己联想起来,“他们是怎么实现翻身的?”焦虑和疑惑,直接拽着我们的手指,一个个点开他们的文章和视频。
第2步
煽动情绪,引导思维,是他们“控脑”的惯用伎俩
当我们打开他们的文章或视频,就被他们吊起了胃口——他们简直太懂我们了!
他们熟知我们的状态,每日枯燥无味地打工,辛苦地挣着微薄的收入,有烦人的上司,有斤斤计较的同事,有“塑料姐妹”,有望不到头的柴米油盐,有无法负担的房价,有无法还上的贷款……
他们熟知我们所厌恶的一切,比如厌恶上司的无能和不公,厌恶人前谄媚背后捅刀子的同事,厌恶借钱不还的朋友,厌恶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应当的人……
掌握了这些,他们就开始动用一个个例子,开口就是“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人……”“我有一个朋友……”“那个J人,他居然……”
然后,剧情开始反转,他(她)再也无法忍受了,他们或者对我们所厌恶的事进行成功的反击;或者开始自律,“终于活成了他们理想中的样子”;或者把握住了某个机会,人生逆袭,一朝致富。
最后,不忘给我们来点“鸡汤”,和我们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
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圈套:这一套操作下来,我们基本就被拉到他们所设定的阵营之中了。
之所以描绘一些鲜活而狗血的剧情,是因为人是感性的,一上来就讲道理,会激发我们的理性思维,一上来描绘剧情,会让我们放下理性,执着于感性,这便放下了防备。
之所以剧情与我们如此贴切,是要让我们知道,他(她)和我们是同一类人,顺利成章变成同一个群体。
同时,他们的话语极具煽动性,通常嬉笑怒骂大形于色,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说出我们想说却一直没有说的话,做了我们一直想做却不敢或没有机会做的事。
我们的情绪被带动了!
《乌合之众》书中写到:“无意识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在治理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与精神生活中的无意识因素相比,有意识因素只起着很小的作用。”“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们进入了无意识,而且的情绪激起的无意识,就会不假思索地认同他们所讲的道理(哪怕他们的逻辑漏洞百出),无脑地相信每个故事的真实性(哪怕每一个故事都最终被证明是编造的),开始崇拜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最终取得的成功(哪怕他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不过一切都不影响结果——大脑开始告诉我们:他(她)才是我的榜样、我的偶像,关注!
第3步
积蓄人气,吸引流量,是他们“收割”的最终目的
看完了他们的大作,我们通常处于情绪高亢的状态,然后点赞、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一传十、十传百,互联网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成几何级的增长。
当年,一个极具煽动性的网络写手MM,深蕴上面讲的这一套,写了很多爆款文章,比如《致贱人》什么的,文章一出,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浏览量。尽管她最后因为煽动大众情绪,传播负能量,被点名批评、被媒体封杀。但不管怎么样,当年她就是靠着我们的点赞与转发,积攒了极高的人气。
人气积蓄够了,有了流量,就是变现的时候。
可以说,“流量”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现在,“流量”才是王道。有了流量,就有机会拿广告、找合作,就有机会变现,甚至“躺着赚钱”。
而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他们的“流量”——我们就这样被“收割”了。
写在最后:
“流量”至上的网络时代,就会有人费尽心思来研究我们,研究我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缺什么、要什么,然后想尽办法拉近距离,拉近同一个阵营。
这些人,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传播情绪、引发认同上,以此来收割人气、收割流量,说的是一些没用的道理,讲的是一些诡异离奇的故事。
真正的知识,真正有用的东西,往往是枯燥的,很难产生吸引。
当你很愉悦地看着网上的东西,说不定此时你正在成为“韭菜”。
喜欢在话,请关注我,搜索“奋斗的小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