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腊八节了,可能是我们那个年代经济落后,太穷,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腊八粥,过过腊八节,所以也就谈不上对这个节有深刻的印象了。但从今天中午的中央台新闻报道,杭州后坊街有家老铺子一天要卖出5万份,排队三公里长,由此可以反映出这碗粥在老百姓心中的情感和份量。
今年的腊八倒是有些感觉,因为有了微信,可以看到朋友圈里的那些文化人从各个角度写的文章,发的照片,喝了腊肠八粥,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这不,昨天初中的一位同学来电相约,决定大年初三举办初中毕业40年同学的聚会,这么早就把过年大聚餐的事给办定了,弄的我的心里有些许的激动,盼望着早日看到那一群(其实是那一位)少年时代的"红衣姑娘"。
徽州老家这二天开始降温,大家都在期盼着第一场瑞雪。我最喜欢看从徽州老屋的天井里下的雪,如果你此时旅游到徽州,有辜坐在徽州老屋的堂前里喝上一碗热乎乎的徽味腊八粥,欣赏一回从天井里漂落下来的冬雪,那是你与徽州前世的缘,修来的眼福。
也许是现在日子好了,也许是老了喜欢怀旧,我从来不想放过任何传统节日,借此用美食来犒劳一下自己。昨天就催着妻子去菜市场买来五谷杂粮,照着从网上下载的配方,尝试着做一回腊八粥。晚上望着在厨房里忙碌着的妻子,我只是黙默在想,人在异乡,用黄浦江的水煮起来的粥,恐怕会少了一味家乡的味吧。也许是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年纪了,什么东西都觉得我们徽州老家的好。
腊八一过就是年,我仿佛听到徽州马头墙下孩子们游戏的欢笑声,仿佛闻到杀猪饭的香。短文的草稿发给老娘看后,收到回信是,"早点回家吧",如果妻子把这几个字放到腊八粥里一同慢煮,那浓浓的亲情的味道在我梦里也会久久弥漫…
(吴晞先生,2018,腊八节于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