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玩伴,就叫A吧。
我们之间年龄只差几个月,他是头一年十月份,我是第二年六月份,但因为跨了年的缘故,他一直比我大一届,再加上他什么都比我好,好到让我经常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当然这是夸张,当时我也不懂得这句话!
总而言之,他确实样样比我好,尤其是学习。
我们的家隔了不到五分钟的距离,我们的父母年龄相仿,都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的农民,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九年都在一个学校,我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都相差无几。
但他的成绩一直要比我好的多。
我小学的时候成绩大概在班上后百分之十,他在前百分之二十,为此他妈经常在我妈面前猫着腰说,我们家A吧,又得奖状了,奖状都贴了一面墙,怎么得了呀。
然后我妈就白了我一眼,不接话。
后来初中,他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地很好,稳定在年纪前百分之五,我也有所提升在前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还属于还将就的那种,但拥有向上递增的趋势。
直到初三,他的成绩陡然下滑,一次比一次差,差到他的妈也跟着着急,担心上不了县一中。
而我首次有了超越的趋势。
我们都是寄宿制,那段时间他沉迷打牌,跟舍友在寝室通宵达旦地玩儿,卖了米和咸菜,输掉了生活费,还欠了一屁股债。
后来中考,他大概班上五至十名,高中他去了县城第二的高中,是的,没有上最好的那所,这个成绩其实不错,但以他原来的成绩来说,确实是不如意的。
第二年,我以和他差不多的成绩,但落榜了县第一的高中,去了一所三流学校。
他一下子又将我甩开,因为无论是师资力量,学校环境,学习氛围,他都要比我好,我们这里的学生,上本科都是烧高香。
因为高中不在一个学校,而且忙,很少见面。父母之间还是会为孩子的成绩攀比较劲。我屡次三番地从父母的口中听说他的成绩下滑不少,但至于具体到底落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
后来高考,他只是略过二专线。这个成绩在它们学校来说,绝对的后百分之十,可以说一塌糊涂,我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或许是早恋,或许继续打牌。
留给他的没有选择,就此外出打工。
而我,虽然学校不好,但自己却依然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加上老师都很看好我,慢慢我有上一本的可能,那时候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五,有时候年级第一。
后来高考失误,比一本差了几分。
去了本市的一个二本,但好歹上了大学。
再后来大学里依然不断努力,稳扎稳打,因为机缘巧合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会见到A,他依旧爱打牌,叼着烟,把头发抹得程亮。他在外面工作了很多年,但始终存不下钱。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经常突发奇想地冒出一些新点子,问我可不可行,大道理侃侃而谈,却从不付出行动,更不懂的坚持,特别会为自己找借口。
这是跟他聊天最大的感受。他终于变成了跟村里其他一样的人,说着大话,梦想一夜暴富。
我似乎明白了,当初他一路溃败的道理。
坦白来说,他是比我要聪明的,我打牌打不过他,玩游戏也玩不过他,下象棋、打乒乓球、篮球这些我通通都玩不过他,但时至今日,他依旧每天在工厂,穿着工作服,做超过十二个小时的重复劳动,每个月休息一天,一个月三千块钱,除掉花销,一年所剩无几。
重要的是他已经放弃了学习的机会,不会思考,行将就木地活着,日复日,年复年。
我唯一能想到拉开我们差距的原因是,坚持和环境。
每在一个新的环境,我都表现得不够亮眼,我真的不属于聪明伶俐的那类。但我会慢慢适应这个环境,设立目标,充实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等到有一天它们也会觉得我也没有多差,在一堆985硕士研究生面前表现丝毫不逊色。
而且,这种环境会对自己形成正向的激励。比方说,看书、看话剧、运动……当你周围的人都做着这些事的时候,你也会乐此不疲地参与进来,你会觉得这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这不需要悬梁刺股的决心,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对自己工作和生活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习惯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你会受益终身。
有一天,当你再回望从前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走过的路有多远,你们之间的鸿沟就有多大,大到无法逾越。
其实我们之间的距离不是千山万水,我们差的只是一个翻山越岭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