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营两天半,问渠班的孩子们很好地适应了上学的节奏,融入到班集体中。从一开始不知道“小学”会是什么样子、上课又会有什么样的要求,到一心期盼着上学,并且在课程活动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孩子身上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期待和孩子们一起向着明亮那方,向光生长。
万物皆有时,当孩子们迈向人生新阶段的时候,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不是带着巨大的压力和外部的塑形。昨天新生营结束时,有孩子问:“正式上学也会是这样吗?整天都在玩?”看来放松下来了,还有点不确定呢。*^&^* 其实这几天里,游戏也是学习,生活也是学习——我们在学习打开自己,发现世界,还有什么样的学习比这更像是学习呢?
上小学对于每个孩子的挑战在不同的方面,我想简单回顾新生营中孩子们的表现,说一说入学准备的各个维度。在进入传统意义的“正式学习”(读写算)之前,这些准备工作依然是一年级课程的重点。毕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
照顾自己照顾环境
孩子们十分积极地适应小学的环境和节奏。第一天他们一来,就迫不及待地要掏出书包里的餐垫、手工袋、围裙来展示。刚上完主课,孩子们又跑去掏摸书包里的餐垫,问我:“是不是该吃饭了?”我意识到,他们并不是饿了,而是希望老师看到,他们做好准备了。
我只收了餐垫,放在教室的柜子里,每日用餐时拿出来,既增强了餐前准备的仪式感,又能够通过不说教的方式,提醒孩子们用餐时不洒饭,餐后要收拾桌面。非常感谢妈妈们准备的美美的餐垫。
其它物品因为带的不全,也是正式上课时才用,我就没有统一收上来。等到正式开学以后,我还是应该让孩子们把准备的围裙、手工袋都拿出来看一看、整理一下,放在书包柜里。
低年级孩子的感官更敏锐和开放,老师还是要能更有意识地去关注如何做事情的细节。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得到了同事和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能够持续不断地去关照环境里的美,人在其中,也能从容优雅起来。
--------
顺便说说值日。打扫教室通常的方法就是分派下去,轮流值日。我目前还没有排班值日,而是采用“小助手”的方式,随时产生,随时跟着我一起工作。这一方面是开学初很多工作还没有明确下来,另一方面,孩子们也需要老师来带领和示范。
“小助手”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孩子们自愿举手,女孩子就特别爱帮忙。另一种是我来指定。比如男孩子们在教室里打闹,或是在走廊上冲撞起来,我们不去追究责任和是非,而是试图去理解“男孩”内在里的力量,而这部分力量需要引导去工作,不然就可能变得粗野无礼(wild)。事实上这些男孩子干起活来,相当细致认真,能够真正进入到工作里。
还有的孩子确实空间感不强,很容易撞到别人,自己也意识不到。当我一连接到好几次投诉后,我没有批评这个孩子,而是在孩子们去户外自由游戏的时候,把他留了下来,和他一起用抹布擦地,在教室地板上朝着各个方向运动。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要给小汽车安上导航系统。”孩子们会心一笑,没有人再去指责和抱怨。
自由使用身体
由此可见,“入学准备”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体的成熟度。我们要学习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问渠班的孩子整体热爱运动。第一天新生营就赶上下雨,我们大课间的时候,还是决定撑着伞去操场上走走。到了教学楼背后的小树林,我们一起走上长长的独木桥,下面真的有个湖(雨水坑)呢。孩子们打着伞,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之后,信心大增,有的孩子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次,就开始在独木桥上飞奔了。
转回到操场,孩子们看到跑道就跃跃欲试,提出要接力跑。于是这帮小勇士,就在小雨中赛跑。美美地跑下来,没有认真地计较输赢。当我们在终点击掌庆贺的时候,感受到的是打开自我去拥抱世界的美好。(在运动中感受力量和美,感受“人”的精神品质,不正是五年级古奥会的精神吗?)
在新生营期间,我们循序渐进地引入了跳大绳的活动,一开始是钻水帘洞、踏浪(把长绳抖成波浪)的游戏,让孩子去熟悉摇绳的节奏,即便不小心被绳打到,也不过是溅了点水花,没有失败和丢脸的风险。下午结束圈回顾的时候,很多孩子表示喜欢跳绳活动,卯卯还说,希望能真的“跳”绳。
到了新生营第三天,我尝试了一回正式跳大绳。孩子们的表现十分惊艳。不论之前会与不会的,大家都勇敢尝试。有的刚开始踩不到点上,总是被绳打到;有的需要连跳两下过一次绳。孩子们慢慢找到节奏,越跳越好。卯卯有一次一连跳到七八十个,所有孩子都在为她数数加油,在她跳到第99下断了时,大家都觉得好可惜。于是每个人都很努力想要冲刺更多。带着共同的目标,嘉嘉最后卯足了劲跳到了101个!这就是群体学习的力量。
----------
在身体大运动之外,手部协调和空间感知是一年级工作的重点。问渠班的一部分孩子年龄偏小,又有好几个左利手的孩子。所以,在空间感知和左右手协调上,我们要额外多做一些练习。每天早晨上课前和下午结束圈后,我都会和孩子们握手,当我伸出右手时,不少孩子都习惯性地伸出同侧的左手,我会一遍遍握住他们的右手,唤醒他们对身体对侧的意识。(隔段时间以后,我也可以尝试和他们用左手击掌之类的)。
在晨圈律动和手指谣游戏中,也会看到不少孩子的身体意识还不清晰,左右不分,这需要一个自然成熟和逐步唤醒的过程,可以想象,如果在这个阶段强行植入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会是多么紧张和僵硬,而身体的影响是会进入到潜意识的情感中。
开学第一个月,我计划通过大量的晨圈活动、形线画和戏剧游戏,帮助身体准备好,再慢慢进入到认知学习中。
圆圈上的秩序和美
进入小学是迈入社会化的一步,我们在群体中需要去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小学班级的同龄人群体,和幼儿园(家庭园)的群体是不一样的,集体学习的任务也是不一样的。
一年级的孩子,还在合一的情感中,他们的感官敞开,全然地吸收环境里的善和美。班集体的健康姿态是一个完美的圆,每个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拉圈的形式,华德福幼儿园的孩子并不陌生。我希望我们在拉圈时带着图景和情感,于是引入了一首对答歌《摇船调》“什么圆圆在呀在天边?什么圆圆在呀在河边?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什么圆圆在眼前?”我们讨论了各种圆圆的东西,激发起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圆的图景就从内在生发出来了。比如,周六早上淼淼带来一个大大的圆石榴,我们拉圈时就唱“石榴圆圆在眼前”。
怎样能够拉出一个完美的圆呢?我们练习了“脚尖圈”,在圆圈中慢慢靠近,看着自己的脚尖,直到所有人的脚尖,共同围成一个完美的圆。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自主去调整。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圆之后,大家再慢慢往后退,把这个圆一点点扩大。这个过程既有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又有对群体的觉察,是一年级很好的练习。
语言的魔力·班级文化
问渠班的孩子们,语言能力普遍比较强,思考和表达很清晰。比如我们在游戏课上玩了一两轮“猫抓老鼠”之后,孩子们就把歌谣都记住了。奇怪的是没有人愿意当老鼠(我带第一个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更喜欢当逃跑的而不是追赶的角色,所以常常是我这个老魔怪在追他们)。我问为什么不想当老鼠?彬彬很干脆地说:“老鼠只能被猫抓,没法赢。”
新生营第二天赶上是全校报到日,高年级的同学来了,称呼他们是“一年级的小豆包”。
卯卯问我:“为什么他们管我们叫小豆包啊?”我随口回答:“可能觉得小孩子比较白嫩吧!”卯卯很认真地说:“可是我挺黑的啊!”我不由莞尔:“你是红豆包,白里透出红来。”
-----------
儿童对语言的敏感度很高,有的孩子难免也会学大人话,去评判别人,或者用语言伤人(“胖子”之类,看起来无伤大雅,其实挺伤小孩子自尊心的)。我会努力营造温暖润泽的班级氛围。小孩子更多的是在模仿环境中的语言,这就需要我们更有意识地使用友善的、美好的语言。
一年级书写量不大(前面说了,要等待孩子们的身体自然成熟),语文课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口语表达的练习和朗诵背诵,体会书面语的用词典雅、生动。这个过程也不乏童心童趣的创作。比如在传话游戏中,孩子们把“况嘉言”传成了“管家园”,在乐不可支中,也记住了同学的名字。
最开始,孩子们上课还是挺害怕“犯错误”的,比如传话游戏,听不清时就不敢往下传。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自己觉得是什么就往下传。于是一句“泥土是种子的家”,传下去变成“泥土是虫子的家”,又变成“泥土是石头的家”……在嬉笑中,孩子们体会到其实“传错话”是传话游戏的一部分乐趣。
成长并没有标准答案,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不是吗?不惧怕错误、敢于发问,让情感和思想流动起来,这是我们致力于去建设的——问渠班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