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突然发现一个词频频出现在视野中,那就是“佛系”。
因为看不懂,还特地去问了度娘,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佛系,网络流行词,该词的含义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成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态状态和人生态度。该词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饮食”等一系列的词语。
仔仔细细读了几遍,还是没有弄明白,到底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有人说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一种生活态度,有人说是无欲无求的一种状态,也有人说是一种“丧文化”。“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明明是褒义词,为什么就成了一种“丧文化”了呢?
无欲无求就被当成了一种不求上进,我还是有点不明白。
所以对于“佛系”的批判与赞同也是基于不同的理解。
无欲无求到底好不好呢?物质上的无欲无求就一定等于不求上进吗?
概念的偷换让人觉得不知道自己是应该“佛系”一点好,还是远离“佛系”比较好。
个人以为,物质上的无欲无求是建立在精神世界丰富的基础上的,我们常常因为精神空虚而追逐更多的物质填补。一个人如果真正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在精神层面一定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真正在精神世界的富足才让人觉得不是拥有越多的物质财富就越幸福。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充实的精神世界,就做不到真正的无欲无求,那些丧文化下所谓的“无欲无求”也只是为了掩盖懦弱逃避现实的内心,以一种虚妄的高姿态掩盖自己苍白贫乏的内心罢了。
真正能看淡一切的人必须是有经历过沧桑岁月的人,他们奋斗过拼搏过失败过成功过,走过千山万水看透人生百态之后你才有资格说看淡,否则你一个小屁孩,连生活的苦和乐都没有体味到,哪里有什么资格说看淡?你看都没有看过一切,如何看淡一切?
丧文化下的“佛系”不要污辱了“佛”这个字。简单生活,无欲无求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和“丧文化”联系在一起。
其实“无欲无求,看淡一切”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境界,可是我没大多数人依然是红尘中人,为世间种种是与非、恶与善而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看不淡一切,只能在红尘里翻滚,看人世间的一切,却无法看淡一切。
简简单单的生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活状态,“出则繁华,入则宁静”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