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四家人去北京玩了一个星期,虽然已经来过两回了,但这次是带着小孩来的,所以照例是把该走的都走个遍。有天晚上去王府井,我就去逛了王府井书店,买了两本书《北大的哲学课》、《北大的人文课》,书不贵,但挺重,不下五斤,放在背包里,一下子沉甸甸的。
回来的动车上,我一直在那看书,同座的一个刑警也投来了异样的眼光。车厢连接处,挤着几个小孩在玩《王者荣耀》
在快节奏的社会,特别是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还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看几本书,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书,特别是纸质书,携带不方便不说,哪有电子产品的信息量大。
但我却习惯读纸质书,每当买回一本书,就会在扉页龙飞凤舞的写上:某某某藏书,购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书店。一打开书本,吸一口油墨的清香,沁人心脾,如沫春风。照例,看书时我会拿着一支笔,给精彩的句子划划线,有时还会写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不懂的内容,划线➕问号,并随时查阅手机百度。
这样的读书习惯还得益于小时候看过的一本《钱钟书传》,可以说我是超级模仿了钱先生的读书方法,并沿袭至今。
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那时候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是我的启蒙读物,以至于长大后还影响了我的择偶观,梦想着像小龙女、黄蓉的女人策马奔腾、行走江湖。
后来接触了一些散文书,像三毛、沈从文、朱自清的文章。长大后,我比较喜欢读一些哲学、社会学的书,哲学是让人变得更聪明的一门学问,有段时间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古希腊群星璀璨的思想家、萨特、黑格尔等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大作进行了拜读,《世界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成为了我唯一重读的书。
我喜欢书,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百,用于购书的开销就占了一半。读书阶段,我的语文水平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这和我酷爱读书是密不可分的。我是一名教师,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爱读书的人,语文课上就不用听太多,成绩照样也是顶呱呱的。
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诺贝尔奖的绝大多数都是犹太人获得,他们每年的读书数量是最高的,平均一周一本左右,而中国,一年人均5本。犹太人聚集之地的以色列,只不过是个小小国家,却让全世界的人都不敢小瞧他们,没有他们的聪明智慧,怎么能在中东地区的包围圈中安然自若。知识创造了财富,知识造就了民族的强大,国家的兴盛。
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更需要我们从书本中去汲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热爱读书吧,愿在这里能找到读书路上的同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