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六,在四十一回里才正式出场。曹雪芹通过旁人介绍让我们知道她本是官宦小姐,苏州人氏,因自小多病,请了很多替身出家皆不中用,只得自己带发修行。妙玉是她的法名,至于她的真实名字书中没有交代。
妙玉是个很怪的人,书中有贾宝玉对她的评价“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说她很洁癖,又很清高孤傲。第四十一回里贾母带着刘姥姥等在大观园游玩,走到栊翠庵里品茶。刘姥姥用过的茶具她全都不要了,连地都要洗上几桶水。她还说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两句好。她自称“槛外之人”,喜欢庄子的文章。
第四十一回正面写妙玉,曹雪芹只让她说了十来句话,共用了一千三百五十个字左右,就把妙玉的性格,以及和贾府的关系等都表现了出来。当她捧了茶给贾母喝时,贾母说她不吃六安茶,妙玉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从这对话可以看出贾母和妙玉早就认识,而且还很熟。更有意思的是林黛玉在《红楼梦》众女子中也算是最雅的,可妙玉偏说她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从对话中还可以看出妙玉说话干净利落,很实在,不怕得罪人。
第五回里对于妙玉的身世概括的曲子是这样写的: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从这曲中可以看出她不但形像气质好,而且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堪比天上的仙女。书中在第七十六回写黛玉和湘云在联诗,当联到黛玉说“冷月葬花魂”时,妙玉从山石后转了出来并和她俩一同回栊翠庵。妙玉叫她俩把刚才念的诗写出来后接着一口气续了十三句。林黛玉和史湘云这样的才女对她皆赞赏不已,说道“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书中多处说妙玉“不合时宜”是什么意思呢?她本是在蟠香寺里带发修行的,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跟随师父进京住在了牟尼院。师父圆寂后她本想扶灵回乡的,因她师父圆寂时留下遗言,说“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林之孝家的把她的情况说与王夫人听,王夫人就下帖请她住进了大观园的栊翠庵里。可曲中却说她在“青灯古殿”,而大观园是在“元妃省亲”前建造的,可以揣测贾府被抄家、大观园被封后她还是回到了以前带发修行的蟠香寺里。
曲中说“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王孙公子是谁呢?通读前八十回,只有在为秦可卿奔丧那一处出现王孙公子这四字,原文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在“万人不入他目”的妙玉眼中,有专家考证说她叹无缘的王孙公子是陈也俊。
在贾宝玉一生中,有四个女子对他很重要: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他爱的是林黛玉,却偏偏和薛宝钗结成了并不幸福的婚姻。书的结尾我觉得高鹗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我的理解是贾府没落后,贾宝玉被关进了监狱,妙玉为了救他不惜失了身。而后又遇着了史湘云,经过许多磨难和妙玉的劝说后,贾宝玉最终和史湘云走到了一起,为了生计在沿路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