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把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看完了,总体评价为四颗星,推荐一读。
我们一般会认为,事物的相关性是成比例的。比如,一个地区的犯罪率与警署效率成反比,所以当你加强警署效率时,这个地区的犯罪率就会逐渐降低。然而,大量的事实和现象是,二者之间并非成比例的相关。比如,某个地区的犯罪率在一年之内下降20%,比如某本平常的书突然登上畅销书榜单,比如突然所有人都使用iphone手机,比如今年突然流行阔腿裤等等。一个流行潮流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非渐变式发展。
格拉德威尔认为,流行的引爆点有三个原因:一为联系员,是这场流行中起到榜样作用的,带动流行的人;二为附着力,主要是指信息的包装问题;三是环境因素。
我们都听说过“六度分隔理论”,大概的意思是,我们和世界上的任意一个别人之间只隔着5个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5个人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从直觉判断,我们似乎离名人都很遥远,心理实验调查数据表明,我们直觉上认为自己离一个名人应该隔着至少100个人。可实际的情况却是,我们平均通过5个人就能找到另一个人。
关于六度分隔理论,更不可思议的发现是,信息的传递不是对称性的。也就是说,并非每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仅仅有6步之隔,而是个别一些人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几步之遥,而我们就是通过那几个个别人物与世界联系起来的。
米尔格莱姆做了一个实验,让沙伦市的140个人分别把一封信送到一位股票经纪人的手里。最后这些信件有一半是通过同三个人到达股票经纪人的手里的。也就是说,140个人中有70个人最后把信传到了同三个人手中,这三个人在股票经纪人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个人往往就在一场流行中扮演最关键的“联系员”的角色。他们的特点是:有很广的关系网,并且人们相信他,可能认定他是某方面的权威,也可能容易被他说服。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流行的因素中加入“联系员”这一角色,让我联想到传统行业产品的代言人及新媒体时期微博上的大V们。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广告中邀请大腕儿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也常常能看到微博里很多大V经常发软硬兼施的广告,都是因为商家认定这些人能引领产品目标用户的流行趋向。每一个微博大V的粉丝都是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群体,他们可能是宠物爱好者、可能是时尚爱好者、可能是互联网关注者等等,所以商家在分析完自己产品的特定对象后,会选择这批对象可能关注的微博大V投放广告(这些大V不一定是电视屏幕上的明星,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草根出身,因为个性而吸引一大批粉丝,他们的广告投放费用也很高,据说是2w-15w不等)。大V们发布的广告能推送到粉丝那里,并有一定比例的粉丝产生购买行为,从而转化为商家的客户。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批购买商品的粉丝能口口相传,引发商品的流行潮。而在这阵流行潮中,大V发挥的就是“联系员”的作用。
引爆流行的附着力因素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爆点》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其中一个是:在校园的宣传单上列举了大量关于某疾病的危害,并告诉学生校医室可以注射免费疫苗的通知。但是宣传单发出后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些来注射疫苗的人都是事先对疾病有了解的人。后来他们在宣传单上加了校医室的地图,并附上校医室的上班时间。就这一小小的改动,到校医室注射疫苗的人增加了10%以上。这就是信息的附着力:你需要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特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现在这个因素有个很潮的说法“用户体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动画片《蓝狗线索》之所以超越《芝麻街》,成为收视率最高的动画片,是因为他们发现年龄小的儿童对相同的影片可以反复观看5遍,每一遍都看得津津有味。《蓝狗线索》当时没有太多资金,所以他们选择同一部动画片从周一播放到周五,结果发现,儿童与成年人不同,他们不会排斥重复的东西,相反,他们喜欢看过的动画片,并且喜欢在看的过程中提前说出剧中人物的台词,并引以为豪。《蓝狗线索》的调查小组发现这个特点,并主动迎合儿童的趣味,最后大获全胜。
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一个例子。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纽约州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到了80年代中期,克林担任纽约交通局顾问。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把街上、地铁上所有的涂鸦清洗干净。果然,90年代纽约州的犯罪率大大降低。在这个例子里,外部环境对犯罪行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一个社区中如果有一个窗户的玻璃碎了没人修,其他的窗户也会很快跟着碎掉,因为那些爱捣蛋的人认为这里的人都不在乎窗户碎了这件事。这其中的道理与纽约州的犯罪率类似。
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人在群体中与独处时做的决策截然不同。人的决策常常受到群体的影响,一旦我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容易感受到来自身边众人的压力、社会规范和任何其他形式的影响,正是这些至关重要的种种影响裹挟着我们加入到某个潮流中去。中国式的“凑够一拨人就过马路”是很明显的例证,因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闯红灯。
格拉德威尔说,他在写《引爆点》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本书的意义在哪,他只是在描述一个现象。谁曾想,这本书最后成了十分畅销的营销著作。看来,流行的引爆常常都是如此地出其不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