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面对疫情,很多人都选择出手相助。
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面对疫情选择“逆行”: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驰援湖北武汉;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赴武汉忘我工作,每天仅睡三小时......
也看到了广大市民积极捐款默默奉献:安徽小伙在派出所丢下500个口罩就跑;小女孩将自己攒下的零花钱都捐给武汉。
很多人都相信,帮助是一种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在某一方面,确实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有共情力。当我们看到一些疫情严重的城市,医疗物资告急,一线医护人员为了节省稀缺的防护服而少喝水,少上厕所时,当看到那些感染新型肺炎的病人家属在微博发文苦苦寻求一个床位时,我们对他们的遭遇感到担忧、难过、焦虑。为了能够减少他们的痛苦与压力,我们尽可能地通过捐款、捐赠物资来帮助他们。我们所拥有的共情力使我们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他人。
但是人们往往不会相信的是:
有时,帮助出于利己。
因为提到利己,很多人会联想到自私、贪婪,甚至把利己和坏等同起来。然而实际上,利己主义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为什么帮助也可能来自于利己?
有关帮助的研究有一个一致的结论:从长远来看,帮助他人不仅有利于接受者,也有利于给予者。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资料,也交换社会资料(比如爱、服务、信息),目的是使付出最小化,回报最大化。
社会交换理论不主张我们有意识地计算付出和回报,但是一种对于付出和回报的微妙的权衡预测了我们的行为。
想象一下,你的学校发起了一个献血活动,有人叫你去参加。你不会去把献血的代价(打针的痛苦、浪费时间、疲惫感)与不献血的代价(负罪感、别人对你的看法)作比较。你可能也不会把献血的好处(因帮助他人产生的良好的感受、免费的食物)和不献血的好处(节省时间)进行比较。
但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对于付出和回报的微妙的权衡引导我们选择帮助或者不帮助。
对于外在与内在的回报的追求都会影响我们去帮助他人。
外在回报相对直观,公司捐赠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他人载你顺风车是希望获得你对TA的好感。
内在回报反映在个人的情感上。帮助他人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如献血),或者能减弱我们的痛苦和负罪感。
美国总统林肯曾对马车上的一位乘客阐述了这个哲学问题。在林肯指出是自私产生了所有善行后,他注意到外面一只母猪发出凄惨的叫声。它的小猪掉落到一个泥泞的池塘里,面临着淹死的风险。林肯叫停马车,跳下了车,然后往回跑把那些小猪救了上来。当他回到车上,他的同伴问:“这哪里是自私啊?”林肯答:“这就是自私的本质。如果我不管那只母猪担忧着它的孩子就离开,那么我一整天心情都不好。你看到了吗?我做这些事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
研究学家Dennis Krebs 根据哈佛大学男性参与者的生理反应和自我报告研究发现:那些因他人的痛苦而受到有最多的刺激的人,会给予TA更多的帮助。
当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时,看到武汉的一些肺炎患者因为医疗资源紧张而迟迟得不到救助,最终发微博寻求帮助时,很多人说他们感觉非常焦虑、内疚、无力,甚至有人会一直想一直想,焦虑到失眠。为了缓解内心的不适,很多人选择各种方式(捐赠、向求助人提供帮助、转发扩散求助信息)来帮助他们,从而减少自己的痛苦。
这时有人会说,我们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而去帮助别人是不是太自私了?这一点也不高尚。
因为回报而去帮助看上去有些卑微,但是我们无需为其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人类的基因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况且,不管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利他还是利己,都有利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