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娃繁忙,时间都被切成了碎片,很多想法一闪即逝,也无法凝聚成文。时至今日,不少朋友都提及“不惑”二字,觉得还是得把现在的想法记录下来,否则时过境迁,更加无可追忆了。这些想法几乎都是主观推断,无从证明,需要使用科学以外的方法来思考。
“惑”与“不惑”
“惑”乃心疑,心有不定,包括是非,对错,应该/不应该,愿意/不愿意,清楚/不清楚,理解/不理解……全都是惑的范畴,究竟到了这个年纪,能说不惑了吗?总体感觉是,不再增加新的“惑”了,或者说,不再自己找“惑”了,守着已经有的惑,就够了,把这些想清楚,做明白,已心满意足。大家都明白,知道的范畴越大,与无知的接触点就越多,前半生拼命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使无知的范围变得空前巨大,照这个速度下去,肯定是越来越惑,那收敛好奇心,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关键问题上,解决它们,也就满足了自己,如此心安,即是“不惑”吧。
不惑并不是在信息积累上达到某一绝对的量级,而是对于每个人的心而言,他自己觉得已经够多了就行。这么想来,无知的人,和万事通达的人,容易不惑,而那些似懂非懂,半瓶子逛荡的,则进退维谷,不易达成。
三十,四十,五十
为什么孔子要把不惑安排在四十呢,世卫组织2013年发布的最新平均寿命显示中国人是75岁,孔子所在的春秋战国,平均寿命肯定要低的多。个人感觉,要达到不惑,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端是不断积累的阅历,包括知识,经验,探索,反思等等;一端是身体的衰老,死亡的临近,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渺小,才能放下更多的“贪”,不再追求更多的欲望。如果自己也有了子女,对于达到不惑就更有帮助了,通过生儿育女,耗尽了大量的精力,但却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恰好与追求不惑的道路相吻合。
根据上面的分析,四十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时间点,而是一个人个人经历,心智成长的一个中间区域,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区域,达成心里的一种平衡,即接受所得,收敛欲望。
关于时机
在大多数人选择的时机,做大多数人做的事,是一种低风险,稳定收益的生活方式,比如该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该赚钱的时候,努力赚钱;该生孩子了,就娶妻买房生子。这样的时机,通常都是比较合理的,这是人类存续数十万年总结的最优方式,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根据基因突变的正态分布方式,每个个体都会产生随机差异,有人早熟,有人晚成,一旦你了解了自己是什么人,你的时机在哪里,各种迷惑也就随之解开,然后只需踏着自己生命的脉搏,把后面的旅程走完即可。对于恰好被分配到边缘时机的人,确实会有更高的生活成本,但风险带来额外收益,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做,乐观的看,还是有更多机会的。
关于生命
因为大脑发育的原因,人类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的,之前的都会忘掉,所以人会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变成了今天的自己。一旦自己养育一个孩子,就会亲眼目睹一个幼体的发育过程,此时,才能发现自己生命的开端是怎样的,如此的生命才变得完整,至少前因大概清楚了,然后就会活自己的后半生,看看自己的后果是如何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有什么样的开始,基本上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除非人可以清晰的看清自己,不畏艰险的改变自己,经历极端的痛苦改造,才能使命运发生变化,所以性格的养成是最最重要的,因为几乎不能修改。
个体与群体
五十对应的是知天命,六十对应的是耳顺,知天命这部分,感觉略有体会,世间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是什么还不清楚,但确实感觉到了无形力量的存在。但耳顺是万万还做不到的,现在做每件事情,总会有人看你不顺眼,因为观念不同,他们就会指责你,这个时候,是很难接受的,凭什么想法不同,就说我不对呢?好在不急,还有20年可以过。从个体来讲,越活在中位数,成本越低,但从群体基因来讲,多样性越大,群体延续的安全性越高,这两个是如此的矛盾。就像我们的社会价值观越单一,每个人活着就越简单省心,比如隔壁三胖儿国,但一旦发生变化,可能整个民族都完蛋,可谁愿意为了群体利益,让自己更边缘化呢?好在基因提前做好了分配,一出生的时候,基本上就把你放在的设计的位置上,如果恰好你要走的是那条少有人走的路,那只能说明你在为群体的存续,做着多样性的探索,万一社会突变,也许你就是得利者。
如果你去一个国家或种群,看到那里的人,多种多样,性格特点迥异,思路纷杂,却都活得还不错,那这个国家的当下一定是强大的,未来一定是活到最后的。如果你自己恰好没生在这样一个国家,那就要注意了,即便你肩负着多样性的使命,也别被别人看出来,否则,倒霉的肯定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