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和我一样有这种苦恼和困惑:如何保证每天有大段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即使有,也无法实现。
因为我们的时间本身就是被碎片化的。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系统化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
在写作7堂课“碎片化写作”这一章节,秋叶老师给出了非常具体可行的碎片化写作的方法。当然,在碎片化时间中完成的任务,包括阅读,包括写作,都是系统化的结构性思考的系统工作的片段,而不是零散无组织的想到哪干到哪,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白。
一、碎片化写作的3个关键习惯
那么,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来写作呢?首先要养成3个关键习惯。
第一,一有灵感,马上记录下来。
无论你有任何灵感和想法,马上记下来,借助的工具可以有笔记本、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石墨、幕布等等工具。
第二,要马上抽时间把灵感变成提纲。
这个过程就是“打腹稿”,就是构思整体写作逻辑框架的过程,就是结构化思考的过程。然后再利用碎片化时间丰满血肉。
第三,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
积累的过程包括框架,包括名言金句,包括观察所得的例子,等等。
比如,有些头条文章的结构就是:
标题:标题就是写作灵感
开场:导入背景
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再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一张配图
结尾:提出判断,引发互动。
这样一种结构,同样可以用在微信号写作中。
美国公共演讲问题学者理查德曾经介绍了即兴演讲的4步骤:
(1)喂,喂。引发听众兴趣,陈述主题。
(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也就是要讲的内容和听众什么关系。
(3)举例。生动的举例,不但能深化记忆,激发兴趣,也能开拓主题。
(4)怎么办?激发行动。越具体越好。
这样一个结构,用在写作微信文章,也是非常合适的。
二、书稿如何碎片化写作
有人会有问题了,那么写书呢?那么大的作品,难道也碎片化写作?
答案是“是的”。用秋叶老师的话说“书就是一点儿点儿攒完的”。
这是脱离不开整体架构的结构性思考和平时素材的积累的。否则,即使有大段时间,也是写不出来的。
三,找准自己的碎片化写作单位时间
要想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写作这件系统工作,首先就要把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有一个整体的梳理。然后分别给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安排可以完成的碎片化任务。
比如,你有1分钟,那么可以在写作上干什么?是搜集一张图片?记录一句金句?还是想一个好标题?同理,如果3分钟呢?5分钟呢?10分钟呢?
只有愿意去规划,碎片化时间才能被合理地利用,发挥价值。
四、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写作心流状态的5个关键
心流就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人会享受其中,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1)先从内心接纳:这件事必须非做不可,非你做不可。
(2)要把任务难度设置为“跳一跳够的着”的难度
(3)给完成任务的自己一个奖励
(4)准备进入心流状态前给自己一个暗示信号
对于这一点,秋叶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暗示信号,就是起床就去按电脑开机键。后来嫌开机时间长,就选择不关机,第二天一早只要按一个enter键。
我想了想自己的方式,其实是没有可以为之,但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只要我开始清空桌面与写作无关的物品,就可以快速进入状体了。前提是桌面没有那么多需要清理的杂物,否则就成了障碍。
(5)需要一个不被干扰的环境,而不是仅仅要求自己心无旁骛
过分信赖自己的自制力其实是没有好处的。要从空间环境的选择入手,大大提升进入心流状态的效率。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关于碎片化写作的内容。
有对你有帮的方法,就赶快实践一下?
比如,我就要开始梳理一下自己的碎片化时间然后安排任务啦~
明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让你灵感源源不断的联机式写作。
喜欢就点个赞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