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读书的书友们现在好,我是张玲,两位男孩的母亲,大的孩子10岁,小的孩子1岁。很感谢大家在这个晚饭过后的闲暇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下通过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后,知行合一的谈谈我的感受,这本书他是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16年的孩子教育总结,今天晚上我要分享的主题有两点,第一是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第二点是如何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本书的名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开始就让我想起了我们读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智慧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一位有智慧的妈妈,才能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把孩子教育好。其次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家庭的教育是长期长远,而学校教育则是短期,阶段性,所以本书才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只有一位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妈妈才是一位好妈妈,更是打开教育孩子的大门。
如果把教育孩子比喻成我们种一棵小树苗而想收获一棵参天大树,那走进孩子的世界就如同在种这棵小树苗之后,给这个小树苗充分的阳光雨露给他浇水施肥细心的照料它。
我的孩子放学回来之后,如果他一言不发,不愿意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不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我就会反思,是不是他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为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后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话表达出来,不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或者说你说的话他都不爱听,就是听了也是左耳听,右耳出,那一定是因为他认为你不理解他,或是感受不到家长对他的爱,他认为你和他之间无法沟通,所以他没办法给你打开他的心扉,无法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然而我们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就知道,如果孩子在家庭关系里得不到内心的满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缺乏自信,胆怯,焦虑,对自己不认可等等,只不过家长在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已经完全体现在行为上,不爱学习,不爱讲话,做事情畏畏缩缩,认为自己是学渣,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
那孩子需要什么呢?如果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我们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足够的信任,认可,不断的让他感受到来自正面的引导,他内心会很满足,从而建立完善的自尊水平。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首先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有能力处理好他的事情,错了没关系,只需要引导他在错误中学习到了什么,让他学会思考,家长给予正面的支撑,不过多的指责,责骂,惩罚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由与爱,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第一点总结起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家长放下原有的固有思维,不要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和你聊天的思维和想法家长不去过多的指责干涉,允许孩子犯错,引导孩子一起寻找错误的根源,而非一味的责备,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聊天,愿意让你了解他,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
接下来我想分享的是一个经历
在2018年下半年的时候,我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孩子的班主任一个星期五天平均就有四天在班群里面去讲孩子上课讲话,作业不完成,不听规劝,下课的时候追追打打。这样的投诉让我和我老公压力很大,一开始我们夫妻都会好好的去规劝他,每天跟他讲道理,但是发现今天讲完之后明天还是照旧,再然后规劝都不听,我们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就升级了,经常家里面就会因为孩子发生争吵,再然后就会气愤的去打孩子。每次吵架或者打完孩子之后我内心就会非常的后悔,一个孩子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需要我们大人都这么愤怒,把动物脑给打开了,像一位穿着西装的野人一样去打孩子。
渐渐的,孩子也不害怕打了,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有的时候还会反抗。这个时候我和我老公不得不反思,都说孩子是家长的翻版,那孩子的问题一定是我们的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方式方法错了,而我则一直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现在这样的行为呢?
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痛苦呢?我就在想我自己,我自己非常不喜欢文言文,为什么呢?我在上学时,我在背文言文的时候经常背不出来被老师责备,有时还被同学取笑过,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所以我不喜欢它。那同样的,我的孩子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定是吃过了苦头,要不是考试考得不好,爸爸妈妈批评教育过他,或是在上课的时候出来错,老师批评他,同学笑话他,甚至有一次我在教他写作业的时候,他甚至说我是差生,教不好的,就是学渣的,怎么做都没用。当时我内心很震惊,这是多么的厌学,都已经是到了放弃治疗的程度了。
那时间回到现在。新的学期过去了快一个月,现在他作业自主完成,本学期老师点过一次名字,没有交作业,然后放学回主动看书,什么书都看,小学生之友,格林童话,还有手机软件上的樊登小读者,有的时候我的书他也看,还指着书上写的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话对我说,妈妈,这本书写的真好,不光你要看,爸爸也要看。
这样的改变是不是很惊奇,哈哈。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那就是改变自己
1.从原来动辄打骂,要求一次性改掉不好习惯时给予的高期望,慢慢的开始接受孩子使用分步法,
2.现在当头脑发热时停下来想想,到底是孩子将来幸福快乐,有完善的自尊体系重要,还是现在一时的分数和某个排名重要?
其次家长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制定长远的计划,不限制书籍。
最重要的是信任和爱,理解孩子,站在他的统一战线,引导他,激励他,没事就夸夸他,当然,是夸行为,不要只看结果,当他有一丁点成就时,我都是要给他大大的赞!慢慢的,他也更开朗,也有更多朋友,抗挫折能力也提升了不少。他和我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不要只看长处,更不能只看他的短处,要有一个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去看待别人。
这句话也送给今天的读友们,今天就分享到这,希望大家在对待孩子时,用一颗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去体会着这幸福,焦虑而又绵长的家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