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8 日,“十一”长假最后一天,鹿晗公布了自己的恋情,由于瞬间流量过大,新浪微博的服务器不堪重负,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无法访问的情况,更是有千万女粉丝宣称“集体失恋”。
不过,这个现象也并不意外,打开微博热搜,在头条位置几乎都是关于娱乐明星的各种八卦消息,结婚、离婚、分手、生子,仿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称之为新闻。为何人们对明星的生活抱有如此高的兴趣?
在这些关注者中,很大一部分可以称之为粉丝,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疯狂地喜欢某个明星。尤其是在近些年盛行的粉丝经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的流行偶像,例如鹿晗、王俊凯、李易峰等。
他们好像没有特定的代表作品,不过那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本人就是作品,其粉丝数量都是千万级别,还自发地形成了组织,电影包场、生日庆生,不要低估粉丝们的疯狂程度,他们已经将偶像当做是自己的“老公”,只要有人发表关于偶像的负面言论,他们会无条件地维护偶像。
但是,恋爱是一个很大的禁忌,这也是粉丝和偶像们的一种无形的默契,他们为偶像买单,偶像则负责维护那个完美的形象,日本偶像团体 AKB48 峯岸南就因其恋爱剃光头向粉丝道歉。
从明星的角度,其实相对比较好理解,明星作为一个职业,粉丝就是其客户,他们有义务去满足客户的需要,因而获取收益,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商业行为。
但是,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粉丝和偶像之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它所涉及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感情。
虽然很多人指责粉丝是不理性和幼稚的,但是人们也必须承认偶像承载着很多人的精神需求,比如归属感和安全感,很多粉丝将偶像当做是精神寄托,甚至是生活下去的动力,这种感情是炙热而又浓烈的。
偶像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被默认为明星,其实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
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之后宗教出现了,几乎每个宗教都拥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他们集人类各种美德于一身,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再到后来,这种崇拜又被转移到政治领域,政治人物成为了救世主。
在当代社会,出于对历史的反省,人们有意识地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消解这种疯狂的个人崇拜,而将之巧妙地转移到了娱乐业上。
虽然很多人诟病所谓的“追星”,但从客观上看,或许它们的伤害是相对小的,粉丝能做的基本都停留在消费领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娱乐至死,而且这些行为是完全自愿的,如果你不喜欢则可以走开。
有人评价道:
追星不过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用尽全力喜欢一个发光发热的人,然而他却不一定知道你的名字,时过境迁,他会娶妻生子,你会长大嫁人。但是当初对他满满的喜欢,会随着时间的沉淀,留在你心里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再遇见,也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这段看上去很文艺的话似乎揭露出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本质,在粉丝的心中,偶像不是一个人,而是被无限神化的“神”。
很多人在生活中也许十分平凡,没有出色的才华、个性和容貌,被淹没在人群当中,没有存在感。而偶像的出现,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将自己的理想人格投射到偶像身上,从而获得一种认同感。
就欣赏而言,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人,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欣赏更多的是出自于某种特质或者才能,而非对于某个人的疯狂迷恋,但粉丝的炙热程度是近似于宗教般的狂热。
而讽刺的是,他们喜欢的似乎不是真实的人,而是那个被包装和设定好了的完美形象。粉丝宣称自己很爱偶像,会无条件地支持偶像,但是一旦偶像出现了他们所不能认可的事情,比如恋爱,他们就感到不能接受。
这实际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粉丝在内心当中知道偶像也会恋爱甚至是结婚,甚至也知道自己和偶像之间的距离,在现实层面上双方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人,但他们不想将这层面纱给揭开,而一些明星也会为了公众形象隐瞒自己的私人情感,从而创造出这样一个美好的幻想
同时,他们也不能接受偶像身上也会有缺点,从粉丝对偶像的描绘中就能看出:乐观、善良、自信、可爱等,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词语,粉丝所需要的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神”,永远充满着正能量,不过这是任何真实的人类所不能提供的。
从表面看,人们通过追逐偶像来展现个性,然而在商业流水线上产生的偶像却是天然的反个性的,即便这个偶像是个有独特个性的人,公司出于商业上的考量也不敢将之呈现出来,他们所要做的不过是讨好粉丝,呈现出粉丝所希望的样子。
因此,所谓偶像也许不过是个假象,有些粉丝宣称自己从偶像身上学到了很多,而残酷的现实却是他们离那些所谓的“美好”很远。
一方面,那需要金钱和精心设计的包装,普通人无法在生活中实行;另一方面,那些美好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实际却是空洞和虚无的,就像那些美丽的塑料花,它虽然永不凋谢,但和真正的花比起来,它却显得干枯单调,因为假花是没有生命力的。
而真实就是最大的生命力,它所展现出的是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美丽、危险、冷酷、博爱等众多特质。而商业化和娱乐化下的偶像,所展现的却是一成不变的美好。
其实,偶像是个不断被狭隘化的词语,在当今社会,只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现出了欣赏和赞许,媒体就会大张旗鼓地写出偶像、男神、女神之类的词语。
这种类比的最大弊端则是人格上的不对等,它表现出的是一种卑微的仰视,粉丝在崇拜的过程中是忘我的。
正如《GQ》报道里提到的:
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处寄托,只好送给素不相识的偶像。把他捧到无限高,就好像我们自己也放大了一样;帮他实现梦想,就好像我们自己的价值也实现了一样。
但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即便遇见再美好的事物也是徒然,TA 所能做的只是无限度地沉溺而非将之吸纳到自己的体系中。
这似乎也是人们对偶像崇拜不屑一顾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一些指引性的人物,来帮助自己找寻自我,这显然很符合人性的需求。这样的例子很多,甚至被传为佳话。
李安一直认为伯格曼是他的精神导师,在 2006 年,李安去法罗岛拜访伯格曼,情难自抑,竟失声痛哭起来。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李安也是个“脑残粉”?
恐怕并不是,因为李安所关注的并非伯格曼这个人,更不是他的私生活,而是其对电影的理解。
就如李安所言:“伯格曼对我的触动是处子的震动,后来比他更厉害的人也不能唬到我。有时候人年轻时候的影响是一生的。伯格曼的电影教会我,用哲学观念去统御电影,对神的疑问,抽象的东西,要有很崇敬的心去体现。”
而在之后的电影创作上,李安将之内化在自己作品中,用这种思维去探索和发掘人性的幽暗和微妙。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一个理想的偶像不是目的地,而是载着你去目的地的列车,TA引导你去开启对世界的认知,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你们是同为探索者而存在的,只不过TA的脚步比你快而已。
在娱乐至死的当下,偶像和粉丝似乎是不可分割的连体婴,在明星公布恋情后,粉丝们发反应同样是个关注点,有人说会脱粉,然而也有人说反而会涨粉。
不过,掉粉也罢,涨粉也罢,都是个人的自由,对于粉丝而言,与偶像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是明智之举。
就如马尔克斯和海明威,马尔克斯在巴黎见到了海明威,他竭尽全力用法语喊道:“大——师!”海明威回过头来,只是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再见,朋友!”如此美妙,堪称奇遇。
题图:周 晸
校订:吴巍 / 姚色丰
微博:@新生大学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