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福建永定。说永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说永定土楼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所了解。它在2008年已申遗成功,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星级旅游景点。我想有去过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那里有这么一种小吃--芋子包,它是客家人传统的经典美食,深受我们当地男女老少的青睐。
在家乡,每个女人都会做芋子包,即使是常年在外的游子们都不例外,因为从小耳濡门目染看母亲做并且也在一旁打下手帮忙过,比如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只是木薯粉在外面不好找,只有回家的时候带点木薯粉出去才做的成。令人惊喜的是,有两回我在厦门也看到过有人售卖,很简洁的一个小摊,上面写着“客家芋子包”,并且味道非常正宗。我想是不是我故乡芋子包名气大了,又或者是客家人都了解客家人对芋子包的偏爱,特地出来犒慰故乡人的思乡情结的。
家乡人对芋子那是有非常情感的,以前人们生活困苦,有着“番薯芋子半年粮”之说,芋子既可当粮,更可作菜。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就因为买不起油而常常煮芋子汤下饭,因为芋子甜,糯,滑,不用油煮照样很好吃。母亲还不止一次跟我们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人挑担到半山岭上挑不动了,于是坐下来歇息,此时,恰逢另一个人从后面空手而归,这个人便非常神秘地对后来者说道:兄台,你帮我挑一肩吧,挑到山顶,我便告诉你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于是这个兄台很爽快便答应了,待到山顶时,便问他刚才所说秘密是什么?只见那个人非常郑重而严肃地附在他耳边说道“芋子浇饭不教人”。听完后,这个兄台很气愤,直呼上当,大声说道:这也是秘密?谁不知道芋子浇饭好吃?无论故事真假,都足见芋子在家乡人生活里所占比重了。我们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座寺庙,庙里的僧人种了非常多的芋子,每年都吃不完,于是便蒸熟舂烂如泥,做为墙面,后来岁逢饥荒,山里乡村饿死无数人,而庙里僧人却尽数存活,原来全是靠吃芋泥墙为生。后来人们便认定芋子是宝贝,变着法的吃芋子,芋饺,芋子叛,芋子包皆由此而生。芋子包更成了客家人宴席请客的名菜:猪肉,线面,芋子包,三大件之一。
芋子包是聪明能干的客家人由芋子衍生出的乡间美食。是我们永定的一道传统特色菜,属于客家名菜之一。它主要由皮和馅两部分组成。芋子、木薯粉,盐,油是制作包皮的。馅料就比较丰富了,有:五花肉,干香姑、干鱿鱼、冬笋,笋干或者萝卜(这三样有一样就可以)、葱白、芹菜、酱油、蚝油、胡椒粉,将材料切细,加入油盐味精,爆炒,炒熟炒香盛入盆中待用。接着做包皮,要选肉多饱满水份足的芋子,洗干净放入柴火灶上大火蒸半小时以上,蒸熟后趁热剥皮放在簸箕里面,一个人剥一个人把芋子捣烂。通常我和我妈做的时候都是用啤酒瓶底来捣的。然后加木薯粉,芋子和木薯粉比例全靠感觉和经验,适量盐和油或者是熬好的骨头汤,使劲揉,翻来覆去的揉,揉到没有疙瘩很细腻,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这个过程是比较累的,需要力气也需要点时间。面团揉好后,再分成一个个大小相近的小剂子,把剂子放在掌心慢慢撑开,撑成一个小碗形状,这是一个要技术的过程,太薄了容易裂开包不好,太厚吃起来口感没那么好。封口后装进一个个小袋子里,装袋子便于保存,蒸的时候也不至于糊在一起,然后大火蒸20分钟。刚出锅的芋子包光滑晶亮,口感软糯而有Q弹,想想也流口水了。如果是逢年过节,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包的过程就更温馨了,包的形状,包的大小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大家同心同乐,谈笑间,都包含了一年来一家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我们客家人有事没事想吃了要做芋子包,请客要做芋子包,逢年过节更要做芋子包。在我看来,芋子包不光是一种美味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