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冷暖便如花开花谢,是自然,也是必然。
“喝!”
“不喝了不喝了,明天有事呢。”
“有啥事也喝了再说!不喝不是朋友了!”
深夜来临,这样简单粗暴的对话每天都在城市的角落上演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它变了味道。
以前的玩笑话,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真的和你们再也做不成朋友,竟然是因为不喝酒。
网上有句话:如果不喝酒不抽烟不打麻将,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朋友。
原来,每个人都有这样自认为是好朋友的朋友,直到失去之后,猛然发觉,其实本来就没有拥有过。
但是越长大越发现,三观合不来的人太多了,甚至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
三观不合的人究竟是怎样的?
我一个朋友,文静,大学时代交了一个男朋友,初次接触后感觉挺良好的便开始交往,不到三个月后,她就和我抱怨,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路的人。
朋友是个挺阳光有想法的人,在学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时常出去兼职给别人补习,下午上课前总喜欢喝一杯星巴克提神,他男朋友是典型金牛座,总指责她浪费钱,说喝咖啡喝那么贵的没必要,喝速溶也一样提神,还经常给她送速溶咖啡,特意给她买了一个杯子。
我朋友努力赚钱是为了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游,而她那个男友却每每因为这事批评她,说女人去那么多地方也没用,实实在在的在家才是王道,有那时间还不如学做几道菜。
她喜欢无拘无束,积极向上,而男生却告诉她,最好大学毕业就结婚,然后就生小孩,工作也不用她做,在家带孩子就可以了。
听的我一脸汗颜,感觉这更像是另一种道德绑架。
人与人之间的三观在大学时候就已经被拉的这么明显,所以在毕业之后,我们更能轻松感觉到朋友之间感情的渐行渐远,原本以为那是因为时间在作祟,直到某天才猛然发觉,远离的不是感情,而是三观。
你生病了发个朋友圈,多年未见的朋友在下面点了个赞,然后过一会,认为不妥,赶紧把那个赞取消,补上一句话,不好意思点错了。
没有一句问候,冷漠的好像不曾认识过。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你努力工作,听歌阅读,旅行玩乐,学习各种技能,你觉得生活充实美好,但在父母和亲戚眼里,你不过是个还不结婚的神经病。
母亲一边给我灌输,年轻人不急的,一边不停的给我发一些女生的图片,她也不说话,就是时不时给你发一些年龄相仿女生的照片,我也不问,反正她大概也知道,我已经回答了。
父母眼里,差不多门当户对就可以了,性格不差,一切都好说。你和她说三观,她可能直接甩回来一句话:人家能看上你就不错了。
同事说有次他和别人聊天,提到了给自己买保险的事,他认为给自己买保险是有必要的,这是一个对家人的保障,一份安心。
而他的朋友却轻描淡写的表示:我才不要,我死了别人用我的钱去潇洒,我有病啊?
不可否认,对于这点我是认可我这位朋友的,人,不能活的太自私了。
因为某些谈话,某些举动,你和某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你以为是感情变淡了,其实有没有想过只是你们三观走远了。
有些人,住在一起,好像隔了一个沙漠,有些人,相隔两地,却感觉就在身边。
“喝!”
“不了,谢谢。”
小僧愚见,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