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 “四十不惑”。
每个人在四十岁之前的成长期要学知识,掌技能,积经验,累心境。不断磨砺自我,孜孜不倦而终成气候。于每个人生至关重要的青年阶段而言,需多听、多看、多感、多悟。
小时候每遇到大人们攀谈,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会插嘴,讲一些不着边际的童言,母亲总会在过后严厉地批评,“大人讲话小孩儿不要插嘴”。初中的时候,性格孤傲乖张,学着大人的模样指责同学,每每总会不愉快地收场,逐渐失却同学和老师的信任。
年少时期由于话多跟小伙伴儿们引发过很多不愉快的事儿,有时会直接导致双方家庭产生矛盾。别家总会看在父母之面上不予计较。结果就导致我对乱讲话产生的后果存有某种骄傲的心理,恍惚地觉得自己太能了。
在别人的夸赞和长期的自我陶醉里,忘乎所以,夸夸其谈,有时会讲一些欺骗亲人甚至也会欺骗自己的话。终于失去人生方向,在父母“长鞭难及”的地方栽倒在自己无法理解的网络世界。最后,离开知识的海洋,孤单地行走在贫瘠而又寂寥的世间。
只是我依然不明白自己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夜郎自大”用来形容当时的心理就很恰当,对于人生连最基本的想象都不曾有过,自我麻痹地游荡在物质匮乏,思想落后的内地乡村。面对别人的冷落嘲笑和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坚决态度,终究失去自我,得过且过。
这是一段灰暗的岁月,人生的起点在不自知的废话连篇当中亲手毁灭掉了。我们每个人或许在那时候都有过这样无知的时刻,却依旧无意识地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要知道对世界,对人文的看法还无法趋于成型的时期,哪来的勇气一直表述自己的观点呢?
父母在心底是不愿看到亲手栽培的好苗子就此重复他们的人生,执拗地决定送我去参军,希望可以多少能改变我那时的习性,能够吸收一些社会大知识,重塑我对人生的认识。
少与人交谈,只是默默地学习新的政治知识。有规矩才有凝聚力。讲话也得有规矩,该说的时候要言简意赅,不该说的时候要全神去听;不能说的牢记在心,不该说的保持沉默。
我想要把自己的青春构想跟着城市一起绽放。但是,我忽略了自己不成熟的语言系统,这在以后的生活征途中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以至于在人生航向上毫无目的,失却了存在的意义。
每到一个地方,最初会习惯性地保持缄默。待到对一切逐渐熟络之后便不再佯装镇定,内心潜藏的一千种“哈姆雷特”解开禁制,自我陶醉在毫无意义的争辩中。事后的结局也将一目了然:同事会觉得你争强好胜,不留情面;领导认为你不成熟不理智,习惯惹事儿;朋友们会不理解你的所说所为,厘定为不会做人;凡接触过你的人大都不愿再亲近于你。
可是我一直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来回打转,心底是不服气的。仅仅是一场争论,换来的却是冷嘲热讽,狭隘之气。即使是过了而立之年,也还是不能醒悟。自我放大到极致,包括亲人们都无法理解我这样孤傲的行为和语言特征。最终,带着足够多的遗憾,人生快步来到了危机期的中年。
其实, 十几年来我从未认真地剖析过导致人生碌碌无为的诱因是什么,在自己构想的青春道路上徘徊,期待,妄想,失望。
对他人讲过那么多无意义的话语,却从未跟自己对话过。人总是会活在别人的有色眼中,整日跟形形色色的人群交互着,却忘了真正能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
现在看来,在人生峰值没有达到别人眼中那种所谓的高度的情况下,生命中最需要对话的只能是自己。在灵海深处找到自己最初的样子,听听来自内心最深邃的回响,用那近乎是呐喊的嘶吼唤醒意识中最纯粹的能量,告诉它,“我来了”。
中年,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姐姐近些年常会鼓励我说:“一个人,任何时候努力都不会晚的。加油!”是啊,青春期过后我一无所有,有且仅有的只剩下敢想却不能言的沉默了!
未来艰难的人生中面对他人、生活,以及自我的最好方式应当是为沉默。那么,“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寂灭无声里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