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就君子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勾勒。一个形象,单单描述,不容易产生深刻印象。本篇从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入手,来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强化君子的特点、小人的特点。如此,我们欲做君子,则可以更清晰君子之路;亦可以明晰与小人相处之道。
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判断人,先判断三观,则方向明也。
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一君子一小人所怀不同的根本在于其之间的价值观不同,追求不同。君子是好男儿四海为家,关注的是个人修身、兼济天下,是以在位则尽职尽责,胸怀法度,成就大集体为导向的。而小人是为己而存,关心其“乡里”固有利益,关心的是受恩惠、上贼船,甚至可以为了恩惠而损人利己,损害组织、集体利益而成就其个人利益。这种价值观上的根本差别就决定了你的团队成员中本是分类存在的,你所管理、协同的办法就要依据价值观而具有兼容性,否则,效果就会自打折扣。
这是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君子来说,可以在价值观上认同,共担大义,用精英领头出彩,支撑“大船”前进、冲刺。而对于小人,则需要晓之以理,以利诱之而行,用广大的小人来支撑“船”的平稳。义利之差,各适用于其群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解决管理的难题,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德厚与薄决定着君子与小人抗干扰能力不一样。
人之所以可以从小人修炼成为君子,其较量的关键在于三观。国际国内,大凡成就伟大事业的企业,多是企业文化搞的好。所谓的企业文化,其根本就是三观的筛选,然后可以形成合力。少不更事时没有这种体会,岁月带来阅历增加后,才知道君子与小人差别的关键就是三观。君子三观正,内心怀德,所以能够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君子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物变己非也能坦然从之,而不会心理扭曲,甚至自寻短见。我们能够看到那些但凡有大成就者多如是,如三起三落的邓工等,多是经得住外界的强干扰。
当然,这不意味着厚颜无耻的人也叫君子,只是君子从另外一个侧面用内心正、德厚来获得内心的强大,如此可以自信、坦然面对外界的干扰,活在一个自己可以适应或掌控的世界里。而厚颜无耻是表面现象,是外强中干,是没有底气的。所以,小人要么就是经不起物喜、己悲的变迁,要么是破罐子破摔,走向黑暗的深渊。
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人处是求同存异促和谐,小人是排异求同结群党。
关于君子与小人在对于与人相处之道,朱熹、张居正都有非常好的解读,借用如下。朱熹: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只一个无乖戾之心、有阿比之意,就把和与同道的明明白白。张居正:公则为和,私则为同,此君子、小人之分,而世道污隆之所系。欲进退人才者,所立慎辨于斯也。一公一私,高下立见,且本质立明。
所以,君子讲的是同道,是讲原则有追求的和谐;而小人是讲私利,是附和,是利益勾连,表面附和,内心有“小九九”,是利益相同,而不是和。这些差别就是根本的,识别君子,看看他在乎什么,在乎公,无乖戾之心则是君子;在乎私,有阿比之意,则是小人。
四、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成事在于其所逐精神,小人成利在于其所逐财利。
由于君子与小人在三观的根本差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不惜财,也能够固穷而不失去分寸,不产生怨怼。就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境界的差别,是追求的不同。君子上达,既是说君子追求仁义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其能够通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是说君子谋道不谋食,道可达,食也自来。小人下达,是说小人追求财利,遇事着眼于表面现象,见事不明,甚至通邪道、歪道。小人所下达,直接求利,追逐“谋食”之利,舍本逐末。
关于君子与小人所信奉与所追逐之区别,朱熹与张居正的解读颇有意思,也借用如下。朱熹:君子循天理,故曰进乎高明;小人循人欲,故曰究乎污下。好一个循天理,逐人欲啊!何其透彻啊!张居正:小人凡有所为,都是一团私欲,故其志气昏昧,物欲牵引,良心则日益丧失,邪行则日益恣肆,渐至于为愚为不肖,而与禽兽不远。这也是一针见血,你一看小人出手干事,就要琢磨其一团私欲发在何处,君子干事也要考虑小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应对干扰。君子与小人追求不同,做事选择的方法、看待事情的视角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
五、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谋事干事找内因,小人谋事做事找外因。
有一句话,我们总会拿来用。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拿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在遇到外部挫折的时候,不是埋怨外部,而是赶紧想想自己哪里出现了偏差。君子做事是向内求,除了事情先担当,找内因;小人则是向外求,出了事情,先研究如何甩锅,向外找借口。君子做事情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人,有问题反思自己,找自己的问题;小人做事情求全责备,严格要求别人,苛责于人,有问题怪别人,向别人找原因。这一内一外,差别立显。因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才是务本,才是本立而道生。否则,你纠结外因,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可能会从反方向作用于内因,从而滋生你想象不到的衍生问题。
当然,也不要担心,说问题的确出在了外部而不是内部,向内求岂不是求偏了吗?其实,不然。事情既然发生了,你责于外本就没有意义,于事无补,你担于内,反而可以立德解决问题。张居正说的非常好,他说:“夫求诸己者,己无所失,而其德自是以感人,求诸人者,人未必从,而其弊足以表已。观于君子小人之分,而立心可不慎哉?”人心多逆反,你批评自己,即使自己没有过错,你担当责任,勇往直前,此德可以感染别人,最后一起把事情做好。而你要是批评别人,找别人的问题,他首先是抵抗,人家即使表面认,心里也是怨怼,那如何能有利于做事情?
因此,做事情,成功还是得向内求。务本抑末,用你的内因决定环境的外因,发动你的外因影响别人的内因,大事可成。人生修己,走君子之道,才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