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心理账户,就是每一个人其实把同样的钱在心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
你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付钱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去。你的客户其实并不真的是小气,而是你的这个商品,并不在他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里账户里面。
拓展内容:不同的账户潜在分类是由不同的因素导致的,又是因为这些因素促使不同的账户进行消费转化。
案例:参加音乐会之前交通卡丢失。
实际行动赶往的目标是音乐会,而途中交通卡丢失。
时间:时间充裕我会回忆并寻觅交通卡,时间紧张我会果断赶路(衡量时间精力收支大小)
情绪:采取行动时候的心情状态。
价值:音乐会相约聚集的有恋爱的对象或者重要客户,我会直接放弃交通卡。(衡量目的动力与阻力之间价值大小)
预期:想象音乐会后可能的美好延伸价值,丢了卡我将面临的不利影响。(判定附加价值差别大小)
案例总结: 以上因素很像股市普通散户炒股一般,最终我看似理性,而实际因为以上因素的综合(形成的感觉)来分化账户消费。
案例思考:一个和尚需要木梳吗?
应用场景举例:
消费者应用:在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的时候,不如把心理账户换一下,这样我们就心安理得而没有愧疚感了。
工作者应用:
A. 多从情感账户下手
B. 在孩子开课前,我们会和家长有课前沟通,其中有一条会反复强调,就是不要对孩子说是来上课的(吃苦账户),要对他说是来玩的(享乐账户)。
行业机密:在建议家长为孩子做投资时,通常的会建议家长把“享乐休闲账户”里的钱挪到“孩子未来发展账户”中,这个方法很有效,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