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喜爱。
小时候,我最大的爱好是泡书店。
我家不远有一个书店,每天开门不久,五六岁的我就开始往书店里跑,在书店一看就是一天。那时候识字不多,只能看那些带拼音标注的读物。
从没上学我就在这里看书,差不多一直看到初中毕业。开书店的阿姨很善良,从来没有赶过我走。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十分感激她。
现在这家小书店还在,店面由一间变成了两间。二十多年过去,阿姨已经不太记得我。每次路过,我还是会去买几本杂志,和阿姨随意聊上几句。
上学之后,周末和寒暑假,语文课的作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固定字数的摘抄,内容自选。我当时抄的一般是两种,唐诗宋词和民国时期的散文。抄诗词是因为朗朗上口,读起来比较喜欢。抄民国散文是因为语句通俗易懂,很少有我不明白的词句。记得当时,诗词喜欢李白苏轼辛弃疾。散文喜欢老舍和朱自清。
这段时期的摘抄对我的写作风格影响很大。那时候我的文字特别稚嫩,但是已经开始学着做一些细节的描写,偶尔还能出一句古诗词引用,所以作文在小朋友里面还算不错。
初中以后,我办了一张市图书馆的卡。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我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跃。这个时期,我开始迷上了小说。流行网络文学,半白话的古典小说,近现代国内外的长篇小说均有涉猎。那个时候养成的挑书习惯是情节为主,兴趣为先,大量地不挑剔地读每一本故事。这个习惯也保持到了现在,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故事类情节类的书籍。和人说道理也是喜欢举例子讲故事。
到了高中,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看书了。到了高二,甚至连周末都没有了。当时的山东高中就是这么高压,自习课能逼着你在教室里从上午八点坐到晚上10点。除了课间休息,只有中午2小时,晚上1小时的吃饭活动时间。老师查得严,带不进去课外书,我的课外书被没收了十几本,就再也不敢带了。
我当时成绩很不错,作业做得快,也不爱一遍一遍地看课本。闲极无聊之下,我开始用作业本的背面,模仿网络小说写故事。那时候写故事是没有提纲和框架的,想到哪就写到哪。由于知识环境太封闭了,我的“小说”在班级里成了抢手货,很多同学在阅读之余开始给我反馈哪个地方是说不通的,哪个人物写的有问题,还会很积极地给未来剧情提出建议和假设。
当时我每天上课就在构思情节,自习课就在写写写。到了高二下没有新课程了,全天都在写写写。那接近两年的时间,我大概每天能写一万多,积累了几十个忠实读者。当时是以游戏的态度在写东西,每个“小说”大概写一个月就烂尾了,然后开新剧情重新写。当时写了多少字是没有统计过的,毕业时候全当废纸卖掉了。我记得09年夏天高考结束,我的废本子卖了233块钱。当时拿着两百多块钱真高兴,现在想想真心疼。
进入大学,我就再也没有写过自己的东西,除了写论文,大部分时间都出去玩儿了。这时候看的书几乎全是专业相关的。导师看得不是文字优美,挑得全是逻辑硬伤。这时候的文字,输出的全是硬邦邦的干货,逻辑性很成功,但是可读性简直惨不忍睹。
这种文字风格延续到了现在,逻辑性留了下来,但是硬邦邦的感觉也是留下来了。落笔都写论文一样,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没有那种温暖人心的气息。我还是要摆脱这种机器人式刻板地说教,让文字有温度,让文字有力量。就算是冰凉的,也要像夏天井里提出的西瓜沁人心脾,不能像冬天里的门把手冰冷刺骨。
希望有一天,我的文字能温暖而深沉,要是能给你们带来更美好的感觉,那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我还是每天和你们聊聊天,共同等待那一天的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