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开始更多地用“丧”、“宅”、“瘫”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
“你昨天干什么去了?”
“什么都没干啊,在家里宅了一天。”
“出去玩啊!”
“没意思,瘫着挺好的。”
——这是不是你,是不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对话?
【我们怎么了?】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怎么了?
活力呢?担当呢?创新的精神呢?
我们在用“丧”和“宅”,表达对这个时代的不满。
我们用“怼”和“不负责”,来怒煮这个时代强灌给我们的毒鸡汤。
一个星期前,我听闻某支行的一位同事因为办业务期间精神力无法集中,屡屡出错扣钱,无奈之下进行了心理疾病的诊断,最终被确诊患有抑郁症。
拿着确诊书去请假的同事,被人力资源热情地邀着喝了个下午茶,对他进行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工作激励。
最后人力资源诚恳地表示“心理疾病是可以被克服的,你要加油哦!然后你也要理解我们哦,没有住院通知书是不能够请病假的哦。”
到这里你一定会支持我这位同事炒了单位的鱿鱼,他也确实这么干了,然后呢?
然后听闻同事递上的辞职申请书,到现在都没有被通过。
原因是人力资源搬出了支行缺人的理由,不同意他的辞职申请,让他11月份如果还想辞职,再提交辞职报告。
我不知道一个抑郁症患者是怎么能够在三尺柜台里以标配的礼仪做到迎来送往的,和去年这个时间爆出来的中行员工被打一事一样,银行员工所遭受的,同时来自客户的不理解和内部规定的压力,这些事里我恐怕做不到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唇亡齿寒,以及对银行文化的恐惧,对这群人之间的关系的心寒。
【“丧”文化为什么会大行其道】
都说人是关系的一面镜子,关系也是人的一面镜子。
金融业归根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人与规则打交道,一切问题可以说因关系而起,又会从关系中表现出来。
我们既无力反抗既定的制度,又不能从关系中汲取积极良好的回馈,就只能选择成为嗜睡不起的个体。
说到底,亲爱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好的自己,只有因为不被接纳而被定义成的不好的自己。
年轻人表达出来的“宅”和“丧”,正是对关系的回避,和对自己的无能为力。
行长的儿子和我差不多大,所以行长有时候会同我探讨年轻人的想法,因为年龄的相似,行长往往能从我身上更加地客观地理解自己儿子的想法做法,相对的,我也更能从其他人的视角看到他们对年轻一代的评价,很可惜,充满了轻视和偏见。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年轻人接受起来举一反三的能力总是走在中年人前面。
可是啊,制定并掌握着这些运行规则的主体,正是对我们抱有极大偏见的中年人。
每当我们满腔热血地提出应该如何归户客户,如何开展活动,如果采取新的思路拓展业务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打破了既定利益的我们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去把这个表格弄了……”
“少说一句话而已,交给你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个不行,应该这样这样……”
咋一听,这样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并没有人拿着刀子逼我们来上班,我们接受这份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服从和履职,意味着以团队的利益为重。
不是这样的,在一个已经达成利益平衡的共同体里,没有人会关心你的内心,你的想法,你的需求,关心你是个“人”,但一堆人会关心你是否达标,关心你是否服从,甚至不理解你怎么可以不遵守规则,这样看来,生活的确是孤立无援的。
但我们首先是个“人”,是个在现下的规定里,似乎毫无发言权的个体。
这样熟悉口吻的语句里,我们能嗅到:简单和粗暴,冷漠和无情。
当我们无力去改变现状,又跟自己接受的前进的思想、自由的观念起了冲突时,我们便不再勉强自己去接受外部的关系、遵守外部的规定,而是通过“宅”或“丧”这样的状态肯定自己的内部价值,确信地告诉自己:我一个人也是可以玩得很好的,也是很棒棒的哦!
【该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
这很糟糕。
我说的是隐藏了真实的自己,选择缄默的你。
让一个人成长的所有事都是孤独的,你看,“长大”这两个字,连个部首偏旁都没有。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就好像爆炸过去的灰烬、施暴后罪魁祸首的离去、列车出轨之后被更大的新闻覆盖的媒体。
我们再也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无法迈出勇敢的一步,去建立新的关系,抗衡老旧的规定,就好像我们接受一杯啤酒里可以有许多的泡沫一样,年复一年地沉默下去,难以看到事情的本质。
中行员工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事件刚放出来时,网络上一反常态地一片沉寂,甚至没过多久,打人的视频就被删除了。
这个病态的社会,时代病在蔓延,唯一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亲爱的,外面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如果不发声,又怎么确保自己不是下一个犹太人?
我想起一首很著名的诗,它来自于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它的名字是《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